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内蒙古法制报(汉)/2023 年/6 月/9 日/第 004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文化建设硬指标 提升法院软实力
——包头稀土高新区人民法院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丹 通讯员 齐浩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法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体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 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支配着法官的行为选择,制约着法官的思维和判断,影响着法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助推审执质效不断取得新突破。
以ZZ文化为基础 X建引领忠诚为民
春末夏初,落英缤纷,树木成荫,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走进稀土高新区法院X建文化长廊,X旗、入X誓词、特色活动剪影、学习心得体会等X建文化元素历历在目,行走在步梯走廊,浓厚的X建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原来简单的楼道也因为“ X建微景观” 的点缀,变得焕然一新。
“ 我们始终坚持X对法院文化建设的绝对领导,加强X的ZZ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将X建文化融入每一名干警的日常生活。” 稀土高新区法院X建负责人白彦介绍道,“ 为丰富X员干警的文化生活,我们在五楼X建园地专门开辟了健身区域,进一步增强了X组织‘ 家’ 的概念,节假日、八小时之外到此‘ 打卡’ 的X员干警日渐增多。”
稀土高新区法院通过推进文化建设,努力促进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工作和司法政务工作科学发展,使法院文化成为传承司法文明的载体、展示司法形象的平台、促进司法工作的动力。同时,该院依托设在辖区“ 一镇两办” 共 25 个法官工作站,引进 7 家律师事务所,近百名律师共同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形成“ 法官+律师+N” 的专业化市域治理新模式。
据了解,2022 年以来,稀土高新区法院搭建起民商事、劳动争议、涉企纠纷等 6 个诉前调解平台,主持调解会 60 余场,接待社区群众千余人次,诉前化解纠纷 528 件。积极转化“ 枫桥经验” 成果,总结提炼诉源治理“ 1234” 工作法,即“ 一个引领”“ 两次分流”“ 三段问诊”“ 四项强化”,将群众“ 急难愁盼” 作为目标落地落实。
文化是根,根深则叶茂;文化是魂,魂立则业兴。稀土高新区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法律宣传提升群众素养,以法庭审理弘扬公平正义,以法院执行兑现群众权益,以优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审判文化要求 崇法尚德改革创新
“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