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苏法治报/2023 年/6 月/15 日/第 001 版
南京海事法院苏州法庭优化高水平司法服务
找“ 点” 拓“ 面” 融入治理大格局
本报通讯员 陈夏 本报记者 王晓红
近年来,南京海事法院苏州法庭面对司法实践的新趋势、新问题,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能动司法,密切跟踪和把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及时分析研判,通过破解涉外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难题、优化海事司法服务方式、深化多元解纷新格局等方式,主动融入地方社会治理,着力提供更高水平海事司法服务。
守正创新,破解涉外案件“ 送达难”
“ 送达难” 一直是困扰涉外案件审判工作的难点问题。有效化解涉外案件的送达问题,不仅关系到案件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还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苏州法庭针对辖区涉外案件多、文书送达难这一突出问题,结合航运业特点和海事审判实践,起草《南京海事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司法文书送达规程》,总结提炼司法文书送达“ 八步法”,全体系整合送达方式、明确送达要求,提高送达效率和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在某船舶设备制造公司因船舶修理合同起诉境外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要求给付船舶修理费的纠纷一案,面对送达难题,承办法官不断从案件的细节处寻求突破口,多次与相关方联系沟通、释法明理,讲明利弊得失,做细调解工作。船舶管理公司向原告支付了 100 万元船舶维修费,双方的纠纷圆满化解。
苏州法庭始终坚持把“ 案结事了”、依法实质性化解纠纷作为审判目标,在个案审判上,注重处理好法律规范性思维与司法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以主动服务和积极保障的意识,通过柔性审判方式破解审判难题,开拓办案思路,提高办案效率。
在某银行诉韩国某船公司一案中,面对原告起诉时不知道被告准确送达地址及联系方式的难题,苏州法庭仔细研析证据材料,以被告在涉案航次中的船舶代理公司江阴某公司为切入点,辗转多方主体,获得该船公司的电子信箱,最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实际履行完毕,双方当事人对和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敢为善为,拓宽司法服务“ 点” 与“ 面”
为更好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工作,苏州法庭主动出击,不断延伸审判职能拓宽服务领域,通过开展法治讲堂、提出司法建议等方式,就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与防范要点,及时向行业社会传达反馈,把司法智慧注入社会治理当中,助推航运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