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宁夏法治报/2023 年/6 月/15 日/第 003 版法报法检
西夏区法院 找准普法“ 小切口” 做实为民“ 大文章”
本报首席记者 马涛
近日,自治区X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向社会公布 20 个法治社会实践站,银川市西夏区法院榜上有名,也是宁夏法院系统唯一一个。近年来,西夏区法院聚焦群众新期盼新要求,扛实“ 八五” 普法责任,开启“ 法治文化浸润民心、滋养社会” 模式,将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增强群众法治意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助力法治社会实践站落地落实。
以法动人,诉前调解释法
“ 终于拿到房产证,这回住着踏实了。感谢法官的调解,在家门口就把我的事情解决了。”近日,西夏区居民刘女士向西夏区法院法官贾园园表示感谢。
11 年前,刘女士购买杨先生的房屋,交付了全部购房款,但当时没有办理房产证。最近刘女
士要求杨先生协助其办理房产证时,却被告知要支付 5000 元才协助办证,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原来,这些年间,杨先生曾要求过刘女士办证过户,但都错过了时间,最终导致杨先生以较
高的税率购买了新房,故而要求刘女士支付差价。
社区接到纠纷后,“ 枫桥式共享法庭” 的庭务主任当即联系巡驻法官贾园园。详细了解情况后,贾园园发现双方之所以争执不下,在于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且互不相让。贾园园从双方投入精力成本、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耐心劝解,最终两人认识到了彼此的失当,也打开了心结。法官随即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让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保护,刘女士当天下午就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产权证。
近年来,西夏区法院转变理念——“ 由纠纷解决的专门机构向组织推动纠纷解决的专业平台转变”,在 9 个镇街全覆盖设立审务工作站,依托审务工作站推出“ 诉源治理 1+N” 品牌,在加强联动、 合力解纷的前提下细分法治服务的供给形式, 引导各方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在诉前、诉外。注重在调解的过程中嵌入普法工作,加强案件释法析理和答疑,让矛盾纠纷化于违法、止于未诉。
以法为媒,巡回审判讲法
积极参与辖区法治培训的同时,西夏区法院定期在诉讼案件中选取社区、农村多发常见的离婚、赡养、土地使用权流转、相邻权等群众身边的“ 小事”“ 小案”,把具有普法意义的案件庭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