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喀则日报(汉)/2024 年/1 月/4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拉孜县人民法院以 “ 堆谐天平” 法律志愿服务延伸司法为民服
务触角
拉孜法院
近年来,拉孜县人民法院“ 堆谐天平” 法律志愿服务队秉承“ 加强法治熏陶,建设法治社会”理念,立足人民法院职能定位,结合法院实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志愿服务,强化“ 以案释法” ,突出“ 订单式” 这一特色做法,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牢占领法治领域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动员和激励社会各界尊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紧盯县域实际,谋划法律服务“ 堆谐特色”“ 天平模式”
针对以往普法工作中存在的方式方法单一、精准性不强、群众参与度不高,当地群众对法院工作知晓度不高等问题,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农牧民网民群众持续增加的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 2021 年初成立“ 堆谐天平” 法律志愿服务队,坚持“ 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样的法律服务” 主旨,将精准普法作为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将线上线下结合作为志愿服务的有力抓手,将“ 以案释法” 作为志愿服务的先天优势,将“ 堆谐天平” 法律志愿服务的各项内容浓缩为“ 订单式” ,由人民群众发出法律服务需求“ 订单” ,法律志愿服务队按照“ 订单” 提供针对性宣讲、咨询、指导等一系列法律志愿服务。
立足法院实际,建强“ 堆谐天平” 服务队伍
为切实推动“ 堆谐天平” 法律志愿服务取得成效,拉孜县人民法院立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员额法官日趋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优势,成立了以员额法官为主力,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等为协助力量的法律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组成人员历经更迭,目前 8 名员额法官和 25 名其他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法律志愿服务队。他们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较为出色,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不仅能够胜任一般性宣讲、咨询等工作,而且能够为群众依法提供诉讼指导,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帮助群众少走“ 弯路” ,减轻群众诉讼成本。
坚持善于创新,定制“ 堆谐天平” 服务措施
通过建立 “ 法官包乡” 制度,让 8 名员额法官挂包 11 个乡(镇),负责办理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