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西安日报/2024 年/2 月/3 日/第 007 版聚焦 2024 西安两会
西安法院护航高质量发展彰显司法担当
——2023 年西安法院工作综述
文雅
服务“ 双中心” 建设,西安知识产权法庭、雁塔区法院速裁庭获评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先进集体。优化营商环境,西安中院牵头 3 项营商环境国考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全市 5 项满分中法院占 2 项。深化诉源治理,全市一审民商事行政案件同比下降 7.9%,在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 2,案件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遏制,为全省诉源治理跻身全国前列作出积极贡献⋯⋯一年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全省“ 三个年” 活动、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及全市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 两行动、两措施” 工作部署,扎实履职、尽责担当,主动把审判执行工作放在西安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大局中谋深做实,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
2023 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 53.18 万件,占全省法院 45.08%;结案 48.25 万件,占全省法院 43.72%,三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全部清零,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 2.62%。执行到位金额 491.34亿元,占全省法院 52.86%。
服务中心工作
出台护航发展之策
聚焦重点项目落地,全力服务“ 北跨” 发展。制定《关于全面对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司法功能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 北跨” 司法功能区试点,对 2023 年 287 个市级北跨重点建设项目分解并压实服务责任,加强项目“ 签约—落地—投产—达效” 全程司法服务,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服务“ 双中心” 建设。打造司法服务保障基地,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486 件。设立高新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聘任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推行“ 巡回审理+委托调解”,为企业提供定制式法律咨询服务,与西咸新区司法融合示范区形成联动之势,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全力助推西安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聚焦涉外法治建设,全力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审结涉示范区案件 4203 件。与市司法局开展合作,打造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平台,成立“ 一带一路” 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和诉源治理工作站,开通西部地区中院首家英文官方网站,深度参与“ 一带一路” 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陕西省首例“ 融解决” 案,被评为全国第五届“ 一带一路” 法律服务创新典型案例。
提升营商环境
彰显法治赋能之为
2023 年以来, 全市法院扎实推进全市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 “ 两行动、 两措施” 工作部署,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方案,调度推进。西安中院与陕西交控等大型企业、建行陕西分行等金融企业开展诉源治理、依法治企工作座谈,两级法院领导干部纷纷走进企业、园区,了解司法需求,提出司法建议,引导企业合规改革,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全市法院建立企业家约见法院院长制度,全年两级法院领导接访 161 人次,切实做到企业有呼声,法院有行动。
组织专门力量研判全市法院近三年的案件运行态势,做好经济社会发展“ 晴雨表”,形成联动效应调研报告,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制定优化营商环境 20 条措施,出
第 1 页 共 3 页

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 ,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措施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不利影响。联合市工商联召开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发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开展二审案件网上立案,压缩办案周期,网上立案数量占全省法院 97%,在试点的 13 个省份 166 家中院排名第 1,获最高法院 2 次通报表扬。
2023 年,全市营商环境 18 项国家指标中,西安中院牵头的 3 项指标均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市 5 项满分指标中法院占了 2 项。在市人大常委会营商环境测评中,对西安中院的满意度达到96%。
深化诉源治理
夯实基层社会之基
全市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抓前端、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