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安日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03 版要闻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2 月 1 日在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胡旭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X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按照“ 实质化运行、优质化提升” 工作思路,以精细运行为重点,鼓舞不倦、实干争先,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争做新时代小平家乡种树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66365 件,办结案件 63746 件,同比分别增长 25.13%、21.83%;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4637件,办结案件 4494 件,同比分别增长 7.14%、5.64%。
一、践行能动司法优供给,服务保障广安高质量发展
护航“ 同城融圈”。主动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制定落实《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在改革发展前沿担当作为。服务产业协作共兴,平等保护各地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协同重庆法院化解涉企纠纷 218 起,结案标的金额 1.27 亿元。担当川渝高竹新区法治共同体建设生力军,邻水县法院与川渝 7 家单位共建“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设立“ 驻企法官联络站”,新区纠纷同比下降 24%,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服务经济圈交通网建设,稳妥处置征收补偿、施工合同、劳动争议等相关纠纷 136 起,为西渝高铁、广安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司法力量。创新经济圈社会治理模式,武胜县法院联合重庆市合川区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 飞地司法” [1]模式,开展矛盾同调、纠纷共解 54 次,工作经验受到最高人民法院推介。
助力产业体系现代化。开展“ 广法护航” 专项活动,发挥破产审判在市场主体救治和市场出清方面作用,审结案件 60 件,安汉新能源、四川粉大师等 12 家企业重获新生,盘活资产 1.09 亿元。服务龙安柚、蜜梨、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广安区、华蓥市、岳池县等地法院设立司法助农工作站,化解农产品产销等纠纷 116 起。与川渝 13 家法院共建红岩文旅司法保护带,设立红色文旅巡回审判点 17 个,化解文旅纠纷 352 起,擦亮“ 小平故里行· 华蓥山上居· 嘉陵江畔游” 文旅名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237 起,华蓥市法院为玄武岩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 量身定制”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建议,工作做法入选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
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妥善审理涉城市建设案件 558 件,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服务中心镇改革发展,在全省首创“ 综合性+特色服务” [2]人民法庭工作模式,开展“ 法庭联镇促发展” 工作 172 次,工作做法在全省法院推广。联合检察院等 8 部门共建花桥“ 天府粮仓” 司法保护示范基地,设立耕地司法保护站 6 个,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91 起,促进 2350 余亩良田复耕,为 540 户农户兑现土地租金 128.25 万元。支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妥善化解农村公共服务纠纷 95 起,促进农村养老、卫生等服务优质发展。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 审结销售伪劣农资、 涉农合同诈骗等案件 13 件, 挽回农户损失 137.7 万元。推动城乡司法资源均衡,在全市设立“ 小镇法官” 工作室 12 个,开展“ 赶场立案”“ 坝坝法庭”
第 1 页 共 7 页

等 237 场次。
守护广安生态高颜值。做足“ 三色” 文章[3],打造“ 红色广安”“ 翠流嘉陵”“ 青峰明月” 环境资源审判广安名片,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 105 件。构建“ 科学保护、精准修复、绿色发展、优化治理” 生态保护工作体系,1 件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生态环境源头治理典型案例。审结渠江船舶污染水体第一案,发出川渝首份环保联合司法建议,守护渠水长清。共建川渝司法协作明月山生态修复示范带,打造“ 伴山法庭” [4]8 个,工作做法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重点宣传。设立全省首个桫椤自然保护区法官工作站、华蓥山生态保护司法服务站,切实保护“ 桃园三结义” [5]、千年银杏夫妻树等古树名木。优质运行 7 个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增殖放流 90 万余尾,补种复绿 2000 余株。
二、践行深耕善治优效能,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安法治广安
保障社会安定有序。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刑事案件 2179 件。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 2 件 36 人,追缴“ 黑财” 923 万元。严惩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案件 37 件,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判处死刑。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审结案件 266 件 712 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 800 万余元。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发出全省首份反诈宣传服务令,让犯罪分子“ 现身说法” 参与反诈宣传。厉行铁腕禁毒,审结毒品犯罪案件 60 件 84 人,毒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 14.29%,禁毒斗争形势持续向好。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职务犯罪案件 35 件 38 人,持续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持续擦亮广安行政案件集中管辖金字招牌, 历经十年守正创新, 形成 “ 一中心三集中五到位七个一批” [6]广安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全省首个行政审判中心,审结行政案件 804 件。坚持双赢多赢共赢,推出全省首个《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备忘录》,召开府院联席会议 7次,组织同堂培训 300 余人次,推动府院联动常态化、实质化、优质化,实现依法行政水平、司法公正公信“ 双提升”。推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促进工伤认定、交通执法等领域行政执法尺度统一,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 0.62 个百分点。前锋区法院联合区政府、区检察院成立全国首个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协作办公室,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同比提高 9.22 个百分点。
促进解纷多元高效。把司法工作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助力成功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与 175 个行政机关、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工作经验入选《2023 年四川法治蓝皮书》。做实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三进” [7]工作,71 个调解组织、486 名调解员入驻平台,化解纠纷 1053 起。集成律师调解、人民调解等解纷资源,打造线下“ 一站式解纷超市” 7 个。发挥人民法庭基层治理前沿阵地作用,协兴人民法庭成功创建省级“ 枫桥式人民法庭”,家事纠纷综合治理经验入选全国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新华社专题推介。加强类型化纠纷治理,推行“ 示范诉讼+类案调解” 机制,诉前化解物业纠纷1421 起。
推动纠纷源头治理。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做深“ 司法数据看广安” 工作,向X委政府、相关部门报送《金融案件审判执行报告》等司法分析 26 份,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优化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向行政机关移送建工领域违法线索 16 条,促进建工领域规范有序。坚持“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患者隐私保护不力、民办幼儿园消防不达标、房地产“ 售后返租、回购” 乱象等问题,发出司法建议 102 份。岳池县法院联合县政协建成全省首个“ 协谐” 委员工作室[8],合力推进纠纷源头治理。深化“ 三联三促” [9]工作,建立重大矛盾纠纷预警双向通报机制,化解重大群体性纠纷 23 起,有效防范“ 民转刑”“ 刑转命”。
三、践行“ 如我在诉” 优服务,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提供安逸诉服。推进一“ 圈” 通办,建立渝广跨域诉讼服务协作机制,设立涉渝诉讼服务窗口 10 个,共建“ 云上共享法庭”“ 川渝边界调解室” 8 个,培优都市圈诉讼服务。推进一站通办,开设涉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专门服务窗口,推行律师“ 一码通” 服务,开展“ 有信必复”
工作,实现立案诉讼信访等一站式办理。推进一网通办,新设“ 24 小时自助法院” 3 个,跨域立
第 2 页 共 7 页

案 268 件,网上立案 14245 件,线上开庭 3961 次,让司法便利在“ 指尖” 传递。推进一号通办,优质运行 12368 诉讼服务热线,群众满意率 99.93%。
保障安居乐业。规范“ 保交楼” 司法处置,45 天高效审结海源房地产破产重整案,促进“ 怡然· 第一江岸” 等楼盘复工续建,400 余户购房户拿到新房钥匙。妥善处理不动产登记纠纷,350余名业主成功办到产权证。落实助企惠企司法措施,设立涉企案件“ 调、立、审、执” 绿色通道,化解企业债务 4.72 亿元,促进企业经营从“ 两难、多难” 走向“ 双赢、共赢”。开展涉企案件专项督办、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助力企业清收债权、回笼资金 13.92 亿元。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结劳动争议案件 737 件。依法推进根治欠薪,执行到位农民工工资 1590 万余元,让烦“ 薪” 事变暖心事。
守护安康生活。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89 件 93 人。 对 4 名 “ 隔空猥亵” [10]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罪恶之手。守护群众养老钱,审结涉养老诈骗案件 12 件,追赃挽损 726 万余元。紧盯教育、医疗、消费等民生领域司法需求,审结涉民生案件 8975 件,1 件案例入选全省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维护和睦美满的家庭关系,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案件 7238 件,创建省级妇女儿童维权示范点 1 个,及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12 份。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 ,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17 份。第十三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 司法大拜年” 活动,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金额 2.19 亿元。
稳定安心预期。加速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执结案件 17373 件,执行到位金额 48.03亿元,执行到位率等指标稳居全省法院前列。加强失信惩戒,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5755 人次,拘传拘留 1926 人次,宣判拒执罪案件 26 件。强化守信激励,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主动履行义务的 3036 名被执行人消除信用障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推动高额彩礼问题治理,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请求,倡导良善和美的社会风俗。承办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展全国首次巡展,观展 3 万余人次。加大司法关怀力度,为困难当事人依法缓减免诉讼费 394.8 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 155.69 万元,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四、践行改革创新优机制,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规范职权强责任。严格落实审判组织法定职责,强化专业法官会议咨询功能和审判委员会把关作用,制定落实《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等规定,一审裁判被改发率、生效案件被改发率均同比下降。压实院庭长办案责任,院庭长办理案件 43587 件,占案件总数的 65.67%。优化审判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压实“ 四类案件” [11]监管责任,实质性监管案件同比增加 54.29%。建立“ 阅核” [12]监管制度,坚决杜绝“ 以放权为名不监督”“ 以监督为名不放权” 行为。
精细管理提质效。用好绩效考核“ 指挥棒”,出台《提升审判质效工作指引》,9 项核心质效指标全部达到考核满分值,整体案件质效位列全省法院第一方阵,执行一体化考核位居全省法院第一位。始终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推进“ 案件—纠纷” 双向考评[13]改革,纠纷在院时间同比减少 33.85 天,“ 三加三减三优化” 工作法[14]成为全省法院工作范本。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优化“ 专业化+” 审判模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同比提高 16.38 个百分点。深化执行管理集成改革[15],实现首次执行案件统立统查,执行结案平均用时同比下降 8 天,执行完毕率同比提高 17.51 个百分点。
严明标尺树权威。推动渝广两地法律适用统一,规范利用可视锚鱼器非法捕捞水产品定罪量刑,防止两地“ 类案不同判”。持续提升办案规范化水平,随机抽查、专项评查裁判文书 2739 份、案件质量 1834 件、庭审 2159 件,通报并整改问题 43 个。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刑事案件证人、侦查人员等出庭作证率同比提高 8.72 个百分点,坚决守住防范冤错案件的法治底线。
科技支撑强驱动。在全省法院率先推行全流程在线办案改革,实现“ 全业务线上办理、全流程线上监管、全方位智能服务”,电子送达比例提升至 90.91%,上诉案件流转耗时同比减少 26.47天,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推动信息技术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执行“ 查、证、控”
第 3 页 共 7 页

一体化平台,一站式查控银行存款等 2.3 亿元、不动产 54126 处、公积金 892.6 万元、车辆 3680台,财产查控平均用时同比减少 7.2 天。
五、践行从严治院优队伍,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旗帜鲜明讲ZZ。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组织专题学习研讨 21次,教育干警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坚持X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市委和上级法院X组报告工作 29 次,受到批示肯定 15 次,坚定法院工作正确ZZ方向。培优干警ZZ素质,建立干警ZZ素质一人一档制度,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