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3 版综合
代表委员畅谈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
将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体现在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
本报记者 张昊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
平等保护制度体系,更离不开公平、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在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发挥得是否充分?结合点和着力点找得准不准?全国两会期间,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了解到,人民法院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内容。
强化平等保护制度供给
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对人民法院在司
法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的制度供给十分关注。
“ 最高法做实依法全面平等保护,保护守信践诺、弘扬契约精神,以法治的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环境方面的工作,高子程如是评价。
2023 年 9 月,最高法发布了《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就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统一公平诚信市场竞争环境、运用法治方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治理、提升司法审判保障质效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高子程说,最高法坚持问题导向, 《意见》全面梳理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谣言等方式侵害民营企业和民营
企业家名誉权等人格权益的纠纷时有发生,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
关注到这些新情况,最高法在《意见》发布后紧接着发布 6 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明确司法价值导向和法律适用标准。
“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给民营经济发展稳定的预期,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必不可少。 ” 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如是评价。最高法对诋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名誉,企业之间恶意竞争、互相诋毁等问题作出回应,亮明司法态度,让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能够安心办企业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湖南省工商联副会长聂鹏举说,最高法发布这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亮剑网络侵权行为,既有利于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网络空间治理。
保护公平竞争创新环境
“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以下简称法庭)审理的案件中,当事人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介绍说。
法庭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法治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就关注到法庭去年办理的两家“ 专精特新” 民营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
第 1 页 共 2 页
该案中,原被告双方都是国内智能物流机器人领域的“ 独角兽” 企业,双方有多起案件陆续诉至法庭。办案团队了解到他们之间的纠纷后,秉持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