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法治报/2024 年/3 月/6 日/第 008 版特别报道
黔南州法院系统: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孟锦雄 记者 罗翔
担当为要,实干为先。2023 年,黔南州两级法院坚持胸怀“ 国之大者”“ 省之大计”“ 州之大
事”,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黔南贡献。
深度融入营商环境、乡村振兴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 年, 黔南州两级法院立足司法职能, 加强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规范企业依法经营。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加强企业走访,用好“ 活封活扣”,做实“ 暖企” 行动,执结涉金融债权、民营企业案件 3276 件,执行到位金额 12.25 亿元。
推进都匀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主动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外调解机制,鼓励创新发展。率先在全省建立破产公共事务中心,“ 一站式” 集约破产公共法律服务经验做法成为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事例之一。
黔南州两级法院围绕“ 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的工作要求,助推乡村振兴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关注产业品牌保护,在都匀、瓮安、贵定等毛尖茶大产区设立
了茶生态环境要素司法保护点,助力“ 将毛尖茶品牌打出去”。
——聚焦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以“ 法治+非遗” 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产业,平塘县人民法院建立牙舟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三都自治县人民法院成立“ 绣娘调解室”,促成马尾绣非遗产品交易从源头“ 止争”。
——聚焦旅游产业发展,荔波县人民法院健全“ 速办” 旅游纠纷化解机制,助力打造“ 无忧舒心” 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罗甸、惠水和平塘三地法院协同保障“ 中国天眼” 旅游综合项目有序推进。
深度融入生态绿色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近年来,黔南州两级法院围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实质化建设,建立了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机构,构建并逐步完善具有黔南特色的“ 1+5+N”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体系。并按照最高法、省高院生态环境专门化建设要求,构建了民事、行政、刑事“ 三审合一” 的专业化审判机制,筑牢生态保护司法屏障。
成功向黔南州委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申报了《黔南州全链条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若干措施》 ,
推进执法司法工作协同化,凝聚生态保护司法合力,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全链条司法保护机制。
此外,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 中国天眼” 运行安全,推动司法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开展“ 补植复绿制度”“ 认购碳汇”“ 劳务代偿” 等生态恢复裁判执行方式,确保受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助推黔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协作共治,主动与广西、广东、云南等法院签订司法协作协议,构建保护珠江、乌江、樟江等流域生态资源协同保护大格局。加强重点保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