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4 年/4 月/23 日/第 002 版新闻· 评论
办好民生“ 小案” 做实司法审判“ 守心” 工作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岫岩
司法审判工作必须要兼顾法、理、情的融合,既要坚守法治精神,又要弘扬人文精神,既要坚持依法办案,又要树立鲜明导向,既要秉持司法良知,又要寻求最佳效果,只有秉持“ 为民司法” 的情怀办好每一件关系民心向背的“ 小案”,才能努力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暖心、稳心、安心。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民心是最大的ZZ,决定事业兴衰成败。“ 民心是最大的ZZ” 这一科学论断,既坚持了中国共产X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又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对中国共产X兴X执政的经验总结。人民法院作为X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既要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定责任,更要坚持司法为民,守护“ 民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时刻站稳人民立场,身体力行“ 小案不小办” 的司法理念,用有力量、有温度的执法办案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才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指出,司法审判工作,说到底是一项“ 守心” 的工作。人民法院应时刻牢记,裁判是否公正,“ 感受” 的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而不是裁判者自己。用心用情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 小案”,就是要全力以赴促成案结事了,彰显公平正义。
办好关系民心向背“ 小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槌之下有财产万千,有人命关天。法槌之下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做实为人民司法,就是要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人民法院所办理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物业服务、交通事故等案件,都是贴近群众、关涉日常生活的“ 小案”,这些案件的办理效果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因此,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手中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敷衍,要端正“ 案小事不小”的审判态度,眼里看得见当事人的疾苦,心中装得下群众的诉求,肩上扛得住人民的重托,努力将审判工作转化为体现民意、赢得民心的生动司法实践,不断厚植X的执政根基。
办好关系民心向背“ 小案”,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努力提升矛盾预防化解的法治化水平,是新时期X和人民赋予人民法院的职责和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矛盾纠纷逐步呈现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调解处置复杂化等新特征。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也不断提升,开始从“ 有没有” 转向“ 好不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