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4 年/4 月/25 日/第 006 版法治
让新时代“ 枫桥经验” 在甘肃落地生根
——全省法院以开展“ 院长接访月” 活动推动信访难题实质性化解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 感谢法院和各部门的关怀,帮我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我这就搬家。”“ 看到他们一家生活得到保障,我的房子也顺利腾退,压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 4 月初,张掖市甘州区法院收到了信访当事人送来的两面锦旗。
2016 年 9 月,罗某某将名下房屋出租给庞某某居住,但自 2017 年 9 月以来,庞某某拖欠房屋租金 58553 元不付,罗某某多次催讨并要求庞某某搬离房屋遭拒,罗某某诉至法院。2022 年 4月,区法院依法判决解除双方房屋租赁关系,限庞某某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腾房并支付房屋租金。判决生效后,因庞某某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相关义务,罗某某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件执行过程中,庞某某既不履行房屋租金,又拒绝腾房,而是去法院上访。区法院副院长徐建军了解情况后,察觉到被执行人“ 意外” 上访,背后或有隐情。随后,徐建军带领执行干警对庞某某财产及家庭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多次到庞某某所在社区和住所走访,发现案件的实际执行比想象中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 徐院长,我不是不愿还钱,也不是要霸占房子,我是实在没办法了⋯⋯” 庞某某无固定收入,身患重病导致其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捡拾废品和父母接济度日,还抚养两名在校子女,生活艰难。
为迅速妥善办结此案,徐建军与执行干警多次召开案件协调推进会。分析案情后,徐建军决
定采取特邀调解员、街道司法所、社区、居委会和亲朋好友等多方联调的方式妥善化解此案。
第一次面对面调解未能成功。随后,徐建军联系双方辖区街道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交叉前往对方家中,进行“ 背靠背” 调解。同时,动员双方亲朋好友,劝导双方相互体谅、减小分歧。最终,罗某某表示会充分考虑被执行人实际困难,做出最大限度让步;庞某某也承诺会千方百计尽快腾退房屋并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 不解决庞某某及其子女的住房和生活来源问题,案件执行就无法推进。” 徐建军说。于是,徐建军和执行干警多次前往区住建局和区民政局进行协调对接。但因庞某某名下有注册公司,且未独立成户,无法享受国家的救济政策。
徐建军开始从户籍分立着手,与区公安局、辖区街道办和居委会联系对接,将庞某某户籍从其父母的户籍上分离,独立成户。同时,前往住建、民政、街道办和居委会等部门,汇报相关情况。最终,在徐建军的积极协调和各部门高效联动下,为庞某某申请了一处公租房,同时为庞某某及其两个子女申请到了低保和临时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