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法院报/2024 年/11 月/28 日/第 001 版
改革潮涌,向海向未来
——写在中国海事法院成立 40 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姜佩杉
海洋,蕴藏着开拓的特质、丰富的资源和连通世界的纽带,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40 年前,改革潮涌,江海云起。为适应外贸航运发展,海事法院应运而生,向世界开启了中国海事审判新画卷。
40 年来,从筚路蓝缕到风华正茂,中国海事审判三级法院坚持办案精品化、制度创新化、视野国际化,以开放的胸怀、法治的信仰、共赢的理念,为X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个个与江海有关的司法故事,镌刻在中国海洋法治事业的发展史册上。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国海事审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海事审判领域的成功实践。
“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高扬公正之帆、驶向壮阔未来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回响在每一个海事法
官的耳畔,字字铿锵。
向海而兴——
“ 四梁八柱” 渐次起
2014 年 4 月 19 日下午 4 时许,上海海事法院干警登上停泊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马迹山港的“ 宝韵”(BAOSTEEL EMOTION)轮,对其实施扣押。
面对《执行裁定书》和《限期履行通知书》,“ 宝韵” 轮所有人、被执行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迅速履行了我国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
这次扣押船舶的源头还要追溯至 77 年前。二战期间,中威轮船公司租给大同海运株式会社(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前身)的两艘轮船相继沉没。抗战胜利后,中威轮船公司通过ZZ、外交、司法等途径向日索赔,却步步维艰,一度“ 山重水复疑无路”。
1984 年,我国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事业迅猛发展,对海事司法的需求日益增长。顺应时代呼唤,第一批海事法院在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广州、武汉设立,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我国的沿海沿江。
1988 年,加之 1987 年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迎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中威轮船公司等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该案经一审、二审和再审审理,商船三井株式会社被判赔偿 29 亿余日元。
从审理、判决到执行,这场跨世纪的国际争议取得圆满解决的背后,凝结着中国海事法官的
审判智慧与彰显中国海事司法权威的坚定信念。
中威轮船公司等起诉之时,恰逢海事法院成立初期,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海事法律。随着时间
推移、实践丰富,空白逐渐填补。
199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海事审判实体法。2000 年
7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正式施行,为海商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程序
保障,标志着我国海事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40 年来,为保障法律的统一、规范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 30 余部海事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文件,发布 16 个指导性案例、110 余个典型案例,逐步实现了对常规性海事纠纷的“ 全覆盖”,保障了法律的统一规范适用。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继第一批 6 家海事法院设立后,海口、厦门、宁波、北海、南京等海事司法“ 明珠” 渐次亮起。目前,我国已有 11 个海事法院及 42 个下设派出法庭,形成了海事法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三级法院两审终审” 的海事审判体系。
2017 年 8 月,宁波海事法院一审宣判马耳他籍“ 卡塔利娜” 轮船员艾某海上交通肇事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