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5 年/1 月/22 日/第 005 版民主· 监督周刊
以无袍之身,尽有为之责
——江苏法院推进人民陪审员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何雨潇 本报通讯员 夏思纯 翟新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X组会,听取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思路举措。会议指出,要从ZZ上认识和把握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做实“ 从ZZ上看、从法治上办”;要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贯彻实施好人民陪审员法。
在江苏,有近 1.8 万名人民陪审员正发挥着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法官们共同为维护公平正义而砥砺奔走,在妥善审理社会影响重大案件、做实定分止争、预防和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等多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水韵江苏的各级法院落地生根、灿烂绽放。
积极履职尽责,勇担责任使命
“ 有人爱唱歌,有人爱跳舞,而让我觉得开心的事就是接到法院的陪审任务!” 李忠是一名退休的媒体记者,2023 年 12 月 9 日,作为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新任人民陪审员,她在南京宪法公园庄严宣誓,自此开启了人民陪审员履职生涯的全新体验。
“ 每一件案件,都是现实版的教材。” 李忠对她在 2024 年 7 月初陪审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至今印象深刻。
一家位于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公司,“ 员工” 普遍都是“ 90 后”“ 00 后” 的年轻人,他们利用电信网络技术,针对境内居民实施以“ 约会刷单” 形式为主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先以“ 约会” 为名吸引被害人下载诈骗软件、注册账号,并诱骗其充值会员;充值后,再以“ 需要打赏、激活会员卡才能‘ 约会’ ” 为由,诱导被害人刷单;故意使被害人刷单失败后,再以继续付款后可以退款和返现为由,诱导被害人继续充值和刷单⋯⋯有的“ 员工” 甚至因成功诈骗他人 300万元,获得了公司的“ 销售冠军” 称号并得到“ 奖励”。最终,该案的 10 名被告人被判诈骗罪,获刑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至四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李忠仔细浏览每一份案卷材料,充分了解案情并做好笔记,与合议庭成员积极沟通。在合议时,她结合庭审感受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经验发表真实意见,为法官依法公正判案提供了参考。
回忆起开庭的场景时,李忠说:“ 看到被告人席上这些才二三十岁的被告人,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们为了‘ 赚快钱’ ‘ 赚大钱’ 而身陷诈骗集团的陷阱。”
“ 法官手中的法槌看似很轻,实则很重。” 每当法槌敲响的那一刻,李忠都能感受到沉甸甸的责
任和使命,“ 每一次陪审参审,都让我感受到了司法的力量和温度。”
像李忠这样为推进江苏司法事业贡献力量的人民陪审员还有很多。
2018 年 5 月,江苏省淮安市一小区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战士谢勇在抢险灭火过程中不幸牺牲, 公安部批准谢勇同志为烈士。 但曾某却在一个有 131 名成员的微信群内公然对此事发表侮辱性言论,歪曲谢勇烈士英勇牺牲的事实,在他人劝阻后仍叫嚣着“ 别说拘留,坐牢我都不怕”。后检察机关对曾某提起公益诉讼,追究其侵权责任。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随机抽取了 4 名人民陪审员, 与 3 名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案。 这 4 名人民陪审员分别是退休人民教师、电视台编辑、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员。开庭前,人民陪审员们数次走访涉事社区, 了解当地群众对于弄清被告行为动机的期待以及对于此案的愤慨态度。 在庭审过程中,人民陪审员们将这些民声民意反馈给曾某,促使其当庭鞠躬道歉。该案判决后,人民陪审员们也主动
第 1 页 共 3 页
在校园、社区、企业内为群众普及涉及英烈保护的法律知识,促进英雄烈士保护法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