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安日报/2025 年/1 月/17 日/第 002 版要闻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8 日在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 黄志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
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X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稳中再进、晋位争先,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争做新时代小平家乡种树人,各
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65023 件,办结案件 59344 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
255 件。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3731 件,办结案件 3340 件。
一、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首要任务,服务保障广安高质量发展
服务重大战略实施。护航“ 同城融圈”,渝广司法协作拓展至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信用修复等十大领域,开展跨域立案、联动解纷、协同执行等 3367 件次,为“ 经济圈” 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妥善化解涉农村承包地“ 三权分置” 改革、合作社经营、农村公共服务等纠纷 431 起,依托人民法庭、“ 小镇法官” 工作室开展“ 赶场立案”“ 巡回审判” 等 479场次,助力优镇兴乡富民。保障城市更新,设立海绵城市建设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妥善化解涉招商引资协议、房屋征收补偿、强制拆除等纠纷 116 起,助力城市品质提升。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建立“ 产业园区+法官联络站”“ 旅游景区+法官工作室”“ 特色农业+司法助农点” 机制,提供企业“ 法治体检”、诉前解纷等司法服务 458 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做强工业、做活文旅、做优农业,相关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宣传推介。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两个环境”,扎实开展“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 行动。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破产审判府院联动,“ 执破融合” [1]快速出清“ 僵尸企业” 13 家、化解不良债权 1.58 亿元,“ 破产重整” 助力金福投资等 9 家企业重返“ 赛道”。搭建商事解纷“ 优选地”,携手工商联、商会建立联动解纷平台,聘任企业家担任特邀调解员,诉前化解涉企纠纷
192 起。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审结盗版抄袭、恶意抢注、傍名牌等侵权案件 145 件。厚植守信践诺沃土, 依法打击 “ 逃废债” [2], 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 帮助企业清收债权、 回笼资金 7.23亿元,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为企业发放《信用修复证明》58 份,“ 活封活扣”帮助 35 家企业渡过难关。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开展“ 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专项治理, 圆满完成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 依法打击金融领域犯罪,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犯罪案件 9 件,防范金融风险向社会领域传导。落实“ 保交房” 要求,妥善审结涉房地产案件 1971 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预防家事纠纷引发恶性刑事案件,建立心理干预、应急处置、部门联动等机制,华蓥市法院妥善化解离婚案件“ 民转刑” 风险,受到央视《今日说法》报道。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审结侵占耕地案件 18 件,耕地保护一分不少、违法占地一寸不让。
第 1 页 共 6 页

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 58 件,2 件案例入选川渝法院首批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惩非法捕捞、盗猎动物等犯罪。强化恢复性司法理念,依法支持水务部门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邻水县法院生态修复工作经验受到最高人民法院推介。做好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前锋区法院联合川渝 4 家法院筑牢“ 川渝宋元山城体系” 司法屏障,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广安区法院与仪陇县、通江县法院共建红色资源传承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法治护航红色资源传承与发展。建立古村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机制,发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留住美丽乡愁。
二、坚持把定分止争作为首抓职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安法治广安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刑事案件 2003 件。推进犯罪源头治理, 向市委、 市政府专题报告刑事审判态势分析, 刑事案件同比下降 10.13%, 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审结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 3 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审、执结涉黑恶案件 3 件,追缴“ 黑财” 498 万元。高压严打毒品犯罪,审结案件
54 件,毒品犯罪案件连续四年下降,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毒品犯罪。严厉惩治贩卖“ 上瘾” 电子烟犯罪,斩断新型毒品传播链。
守护人民安宁。严惩暴力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15 件,1 件案例入选四川法院五年最有影响力案件。坚决铲除跨境赌博及电信网络诈骗“ 毒瘤”,审结菲律宾赌博网站针对中国公民招赌系列案 22 件。坚守安全红线,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件 4 件。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职务犯罪案件 37 件,让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审结行政案件 663 件。在全省率先设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建立行政争议调解专家库,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受到《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 主渠道” 作用,推动交通运输执法等领域行政争议复议前置,45 起纠纷在复议阶段实质化解。深化府院“ 两共建两共推” [3]机制,开展同堂培训、会商研判、庭审观摩等 33次,提升“ 关键少数” 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案件同比下降 24.07%。在法律框架内寻求群众满意、政府支持的“ 最优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主动融入“ 一站式”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法院+多元调解” 高效化解纠纷 3658 起。深化“ 司法数据看广安” 工作,向相关部门报送司法分析报告 16 份,为社会治理提供司法智慧。强化劳动争议类案治理,构建“ 法院+人社+工会” 解纷模式,劳动争议案件同比下降 6.93%。综合运用司法建议、示范诉讼,发布就业、家事等纠纷多发领域司法建议 78 份、典型案例 95 个,促进“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深化执源治理,人民法庭执源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
三、坚持把如我在诉作为首推理念,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及
回应关切解民忧。制定落实《司法服务保障“ 三型” 城市建设实施意见》,以 13 项硬举措提升工作实效。打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审结涉消费案件 538 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守护“ 舌尖安全”,审结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 15 件。保障安逸生活,广安区、岳池县等地法院建立物业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物业纠纷案件同比下降 32.71%。武胜县法院依法驳回某“ 拒不退场” 物业公司索要物业费诉求,促推 112 件类案息诉止争,工作做法在全省法院推介。守护出行安全,卢某某等人在高速路实施“ 碰瓷式” 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坚持企业和劳动者共生共赢,审结劳动争议案件 686 件,明确用人单位强制无薪放长假违法需赔偿、不定时工作制下劳动者仍应遵守企业基本考勤制度等裁判规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重点保护应民盼。坚持以最有力手段保护“ 最柔弱群体”,从严从快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02 件,守护祖国花朵健康成长。针对办案中发现的“ 学生嬉闹致伤” 等问题,发出《督促监护令》、司法建议 26 份,督促家庭教育、校园监管。加强妇女合法权益保护,成立“ 惜缘”“ 紫藤” 等妇女维权工作站 5 个,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17 份。全力维护老年人权益,为老年人
第 2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