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5 年/5 月/27 日/第 006 版法治
临沧法院用司法守护民族情——
绘就团结发展“ 三维画卷”
本报记者 邓清文 通讯员 顾绍琼 杨文焕
澜沧江畔,临沧法院人以法治为笔、以真情为墨,在 24 个民族聚居的边疆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心暖、味甜、韵香相交融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 三维画卷”。法官们翻山越岭,以司法温情浸润人心,以平凡点滴凝聚司法力量,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心暖:调解室的司法温度
5 月,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暑气蒸腾,双江县人民法院勐库法庭的“ 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 里,年轻法官俸明荟正为两名当事人续上春茶,耐心开展调解工作。茶香氤氲间,她常想起鲍卫忠说的话:“ 只要用心用情,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
在俸明荟眼中,鲍卫忠的温暖从不是一时炽热,而是像文火慢煮的茶汤般沁润人心。扎根边疆 24 载,鲍卫忠发扬“ 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 的民族优秀传统,解开当事人心结;踏遍阿佤山村村寨寨,将 650 余件“ 钉子案” 化解在田间地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仍挂念着当事人的司法救助金申请。
这份暖融融的为民情怀,在鲍卫忠离世后并未消散,而是化作了星火。2024 年 6 月,云南法院首个以鲍卫忠命名的调解室在勐库法庭挂牌,俸明荟接过了接力棒。
“ 司法调解要慢慢来,急不得、躁不得,得让群众从心里觉得暖。” 俸明荟将鲍卫忠“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民忧” 的群众工作法与双江茶文化、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相结合,探索出“ 一杯消消气、二杯说说事、三杯谈谈心、四杯握握手” 的“ 四杯茶” 调解法,传承鲍卫忠“ 热而不燥” 的司法智慧。
面对茶农刘某与闵某的多年积怨,俸明荟以茶为媒,让 10 万元欠款伴着茶香落袋为安。如今,司法的温度在勐库法庭已淬炼成更绵长的暖意:2023 年以来,勐库法庭运用“ 四杯茶” 调解工作法调解案件 260 件,矛盾纠纷在茶香萦绕中悄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