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苏法治报/2025 年/4 月/23 日/第 001 版
逐绿而行筑法盾 破立之间焕新颜
——六合法院司法护航绿色生产力纪实
本报记者 王晓红 本报通讯员 吴迪
六合区是南京“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 国土空间格局中北田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新的产业增长极、宜居新空间、生态后花园。
在绿色生产力特色区的建设过程中,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被淘汰、转型、升级。南京市六合区法院始终秉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全力为绿色生产力特色区的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绿色出清
化工公司的涅槃重生
在六合区,曾矗立着一座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庞大国有化工企业——火炬化工公司(化名),历史上是六合工业的一张亮眼名片。 然而, 随着市场风云变幻与政策导向的调整, 这家企业逐步陷入困境,最终停产多年,不幸被贴上“ 中国化工‘ 僵尸企业’ 及特困企业” 的标签。
六合法院案件承办法官邹建明至今记得第一次去厂区的场景: 需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储藏的危废化学品在桶里露天存放,厂区内化工设备生产线年久失修,设备维护、危废处置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隐患。
如何在保障安全与环保的基础上,最大化债权人的权益,完成该公司的破产清算,成了横亘在办
案团队眼前的一道难题。
“ 大型化工企业的拆除、变卖及环保问题本就非常棘手,这家化工公司的情况更加复杂。” 管理人团队负责人袁洋向记者坦言,首先清算前需处置现场的危废物,但他们既没有技术手段,也没有充足资金,一时间被困在了原地。
为了确保在破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法院与管理人团队迎难而上,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形成了政府、法院、管理人团队以及专业环保企业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经过多轮协调,该化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先行无息出借治污资金 1350 万元,为危废物的处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处理完危废物后, 六合法院与管理人团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确保整个破产过程既合法合规,又环保安全?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他们决定打破常规,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 绿色出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