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夏法治报/2024 年/4 月/24 日/第 002 版银川法院
银川法院倾心守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本报首席记者 马涛
近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级法院联动开展“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 活动。银川市两级法院积极行动,集中开展系列活动,倾心守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银川中院:
守护“ 她” 权益,护航幸福人生
4 月 16 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兴庆区法院、唐徕社区共同深入阅海万家 G2 区,开展以“ 守护‘ 她’ 权益,护航幸福人生” 为主题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宣传活动。法院干警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解读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 《反家庭暴力法》 《民法典》等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知识。
在与居民的互动中,法院干警就银川中院前期发布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干警们结合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诉讼程序、法律援助渠道等内容,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兴庆区法院:
“ 法官信箱”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 法官阿姨,我错了⋯ ⋯ 爸妈在外打工太辛苦了,我不想和他们要钱,我不知道这是犯罪⋯⋯” 近日,一起抢劫案件的被告人在法庭上流着泪忏悔道。
“ 被害人父母离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没有人告诉她该如何保护自己,以致她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持续遭受被告人的侵害⋯⋯” 在兴庆区法院刑专会讨论案件时,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悲痛地陈述。
作为银川市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集中管辖法院,兴庆区法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很多被告人以及性侵案件的被害人均是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或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的关心、父母的关爱,在无知中走向犯罪,在懵懂中遭受侵害。
为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减少未成年人受害案件的发生,兴庆区法院在部分法治副校长挂职学校设立“ 法官信箱”,以便让缺少家庭关心的未成年人找到疏解情绪和寻求帮助的窗口,通过与在校学生以写信方式沟通交流,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实现法治副校长亲情 “ 补位”,从而及时发现不良倾向和受害苗头,进而采取有效的前期干预,达到预防的最终目的。
金凤区法院:
邀请调解员献计妇儿权益保护
4 月 15 日,金凤区法院民一庭家事审判专业合议庭组织开展家事审判调解经验交流会,邀请良田法庭调解员李文虎、西湖法庭调解员张淑英、金凤区妇联调解员袁东风、金凤区妇联心理专家闫丹丹、丰登镇调解员张帅等参加交流。
座谈会上,各方围绕目前家事纠纷调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许多宝贵建议。
讨论中,家事审判合议庭调解员认为,调解家事纠纷除了要具备家事法律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才能做到调解时言之有理,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预期。妇联调解员指出,要利用好上门调解的方式,在当事人熟悉的环境下与其进行沟通调解,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登镇调解员建议,在与乡镇群众沟通交流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律知识阐释给当事人。妇联心理专家强调,进行家事调解时,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