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妇女报/2025 年/2 月/24 日/第 004 版乡村振兴
共绘乡村新画卷 奏响幸福新乐章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解读之二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进农民福祉。为此,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筑牢幸福根基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开展老年和妇幼健康、优生优育服务,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健身设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穗表示,农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家庭经济稳定以及乡村社会的和谐程度。然而,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在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可及性、医保待遇、卫生技术人员水平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
为此,杨穗建议,要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健全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就医负担,预防因病致贫返贫。同时,要加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差距,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有效增进农民的健康福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张栋认为,建设健康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农村的具体实践,对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