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公安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001 版
以“ 基层之治” 夯实“ 中国之治”
来自公安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谈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本报记者 谢俊思 邬春阳 邵磊 田海军
基层基础工作是全部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石。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向夯实基层基础聚焦发力,努力让平安中国的成色更耀眼、“ 中国之治”的底色更厚重。
“ 大抓公安基层基础” 备受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关注,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公安系统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落实“ 派出所主防”,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
2024 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强调,始终把重心放在基层,继续推行“ 一村(格)一警”、派出所“ 两队一室” 等机制模式,狠抓社区警务等规范化建设,健全力量保障、权责清单等配套政策措施。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有切身体会。她介绍,太原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落实“ 派出所主防”,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尤其是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重点就家暴纠纷、高频重复警情进行整治,在开展警情研判、档案管理和监督反馈的基础上,助力属地责任管理、多元化解机制落地生根。2023 年,太原市矛盾纠纷总警情同比下降 23.3%,重复警情同比下降 68.3%,矛盾化解率达 98.5%。
杨蓉表示: “ 太原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强力推动基础管控中心实体化运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 派出所主防’ 机制建设、社区警务团队建设和‘ 派出所主防’ 考评体系建设五项任务,不断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X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广东佛山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进一步规范派出所“ 两队一室” 运作,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持续打造特色群防群治品牌矩阵,不断增强基层实力和公安工作发展后劲。
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副局长孙建国表示,佛山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科学合理配置力量,优化接处警和巡防勤务模式,确保基层警力足、职责明、关系清、机制顺;持续推进社区警务室标准化建设,确保社区民警群众知晓率和在社区工作时间占比达80%以上;奖励表彰、职务职级晋升向社区民警倾斜,营造社区警务大有可为、社区民警大有作为的氛围;突出“ 派出所主防” 职能作用,健全完善治安形势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全面加强各类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等基础性管控,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警推送、核查处置等联动机制,促进矛盾纠纷“ 移交得出、化解得了”。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柞水县公安局民警郭淑琴介绍,近年来,柞水县公安局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推动派出所“ 两队一室” 改革,进一步明晰职责、优化勤务,做强指挥支援、做实社区警务、做专侦查办案;全面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建设,派出所所长进所在地镇街X委班子,社区民警进辖区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紧盯婚恋家庭、邻里、债务、医患、教育等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构建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