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鹤壁日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8 版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为法治担当
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全市检察工作高质
——市人民检察院 2023 年工作回顾及 2024 年展望
本报记者 魏瑗 通讯员 张雨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市委若干措施,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全市检察工作取得新进步、新发展:加速推进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3 个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竞赛中获奖,并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加速实施鹤检品牌战略,3 项工作机制荣膺第一届豫检品牌及提名奖;加速培育“ 出彩案”“ 出彩人”,48 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省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参考性案例,26 个集体、45 名个人获省级以上部门表彰。
为大局服务 护航高质量发展
始终胸怀大局,主动躬身入局,不断优化法律监督供给,自觉把“ 从ZZ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 落实到检察履职全过程。
宽严相济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和犯罪结构变化,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鹤壁建设。坚持“ 该严则严”,依法打击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刑事犯罪,批捕 972 人,起诉 2185 人。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起诉涉黑恶犯罪 55 人。坚持“ 当宽则宽”,最大限度减少、转化社会对立面,依法不捕 866 人、不诉 471人。同步做好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做实不起诉“ 后半篇文章”,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 115份,督促对 82 名被不起诉人作出行政处罚,确保罚当其错。
能动司法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 121 人,让经营主体专心生产、安心经营。深化知识产权检察一体化履职、综合性保护,起诉侵犯商标权犯罪 13人。山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被评为 2023 年河南省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在办理一起“ 小错重罚” 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时,持续跟进监督、接续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变更对一家餐饮企业的处罚决定。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会签意见,推动涉案企业合规“ 侦、诉、审”全流程适用,最大限度保企业稳就业。
深化协作营造风清气正的ZZ环境。充分发挥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与监察机关的工作衔接,会同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出台《关于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与配合的实施意见》 ,规范提前介入、指定管辖等程序,健全线索移送、专题会商等机制,促进配合更有力、制约更有效。以“ 零容忍” 态度,严惩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犯罪,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
19 人,起诉 12 人,其中厅级 3 人、处级 3 人。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打击腐蚀围猎,起诉单位行贿犯罪案件 2 人。积极稳妥开展检察侦查,通过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推动发案单位规范执法程序。
联动发力营造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推行生态环境检察一体履职、综合履职机制,坚持惩治
犯罪、保护公益、修复生态、法治宣传全面发力,“ 检察蓝” 持续护航“ 生态绿”。起诉破坏生态
第 1 页 共 4 页
环境资源犯罪 10 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 209 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 201 件。注重生态修复治理,淇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联合农业农村、河长办等部门制定“ 淇鲫鱼” 生态修复标准。在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云梦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生态修复基地和生态司法宣传教育基地,共护水清、岸绿、林茂、草丰。录制《用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音频,“ 学习强国” 平台采用刊播,累计播放量达 76 万次。
为人民司法 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紧盯民之所忧,聚焦民之所盼,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同心共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大ZZ责任,围绕维护农村稳定、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权益,出台加强涉农检察“ 18 条意见”。深入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粮食安全公益诉讼等专项活动,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 非粮化”。浚县人民检察院针对盗采石料随意堆放占用耕地问题,推动县政府开展综合整治,平整土地 30 余亩。坚持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支持农民工起诉追索劳动报酬 97 件,追回欠薪 336 万元。加强传统村落司法保护,鹤山区人民检察院出台“ 8 条意见”,全面守护古村风貌、乡土风情、人文印记。
尽心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严惩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 盗抢骗”“ 黄赌毒” 犯罪,批捕 424 人,起诉 426 人。严惩利用电信网络诈骗老百姓的“ 血汗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 176 人,追赃挽损 123.5 万元。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 四个最严” 要求,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14 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 26 件。山城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索销售金额三倍惩罚性赔偿金 30.5 万元,让肆意损害公益者付出应有更高代价。高度关注特殊人群“ 脚下安全”,运用检察建议持续推动整治机动车占用盲道等问题。
悉心呵护“ 祖国未来” 健康成长。向市委报送关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推进实施建设专门学校等一系列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硬措施。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零容忍”,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97 人。紧盯校园安全,受理教师入职查询 450 人,倒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81 件。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附条件不起诉 38 人。针对严重监护失职,发出督促监护令 50 份。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困境儿童专项保护行动,为 6 名困境儿童、事实孤儿落实保障政策。在市示范性校外综合实践中心开设检察官法治课堂,常态化开展体验式、参与式特色法治教育。
真心回应人民群众司法诉求。“ 如我在诉” 做实群众信访“ 件件有回复”,规范办理来信来访
490 件。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运用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方式,促进既解“ 法结” 又解“ 心结”,成功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51 件。全面推开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对重大争议或影响案件开展听证 184 件。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事虚假诉讼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建议法院再审 4 件,已改判 2 件,调解结案 1 件。持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向 103 名因案致贫的被害人发放救助金 59.5 万元。淇县人民检察院会同淇县慈善总会设立司法救助慈善基金,开启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司法救助新模式。
为法治担当 助力高水平法治鹤壁建设
全面落实X的二十大关于“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的重大部署,以高质效法律监督助力更高水平法治鹤壁建设。
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自觉向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报送法律监督年度工作报告,主动反映履职中发现的法治建设问题。深化府检协作,浚县、山城区建立府检联动机制,形成行政执法与公正司法共治多赢的“ 叠加效应”。探索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淇滨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某职能部门长期搁置人民警察张某因公牺牲确认复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