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苏法治报/2025 年/3 月/26 日/第 001 版
“ 数智+” 筑防线 “ 共治+” 护乐园 “ 群治+” 织网络
苏州公安:生态警务护佑“ 候鸟天堂”
本报记者 尤莉 本报通讯员 李路 崔艳
作为 “ 东亚—澳大利亚” 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国际重要湿地, 苏州市太湖区域是名副其实的 “ 候鸟天堂”。近期,大约有 1200 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斑头秋沙鸭抵达太湖湿地镇湖区域。斑头秋沙鸭,因眼部黑斑酷似“ 熊猫眼”,俗称“ 熊猫鸭”,它们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是大气和水质的“ 监测鸟”,被称为大自然的“ 生态检验师”。
“ 生态越来越好,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候鸟的种类逐年增多,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经常看到。” 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镇湖派出所所长梁栋说。
公安机关是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苏州公安推进生态警务建设,努力探索并解锁在筑牢生态防线、守护鸟类乐园、织密保护网络等方面的“ 密码”,全力护航生态安澜,为候鸟迁徙的“ 生命线” 保驾护航。
“ 数智+” 筑牢生态防线
“ 无人机起飞,迅速前往目标水域!” 3 月 6 日晚,镇湖派出所通过动态预警系统,发现太湖水域贡山岛附近有一艘疑似非法捕捞的可疑船只,遂出动无人机调查,拍照取证,水警船和渔政执法船随后赶到现场,依法扣押渔网、地笼若干,并解救出一只绿头鸭。
“ 我们在沿湖重点区域布建多个动态预警系统,利用红外成像设备,及时发现水域异常动态。 ” 梁栋介绍,派出所将渔政、海事、农林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接入该系统,实现对异常行为的及时发现、智能分析和提前预警。
在苏州长达 148.6 公里的沿太湖水域线上,湿地面积达 800 平方公里。针对水域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苏州公安紧抓人工智能探索应用,打造“ AI 数智+” 品牌集群,全方位守护太湖水域的生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