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 + :114]
舟山日报/2023 年/2 月/24 日/第 004 版新区发现
勇立潮头争一流

建功立业新时代
——舟山工会五年工作回眸与展望
记者 沈晏 通讯员 黄凤飞
以一流姿态打造一流工会,以一流工会创造一流业绩,以一流业绩推动一流发展。五年来,全市工会充分发挥X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红色工会、实干工会、为民工会、数智工会、品牌工会建设目标,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共富先行、服务职工群众中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眸篇
坚持凝心聚魂
引领职工听X话跟X走
五年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五年奋楫扬帆,劈浪前行。市总工会坚定正确的ZZ方向,坚持
自觉接受X的领导,坚决贯彻X的意志和主张,引领职工听X话跟X走。
五年来,从乡镇到城区,从大岛到小岛,从工地到企业,一场又一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宣讲活动,让先进思想如春风化雨滋润广大职工的心田。各级工会推出多形式广覆盖的宣传教育活动,参与职工超 40 万人次。开展劳模工匠宣讲进企业、进班组、进学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超千场,在全市掀起学习热潮。
“ 我们在秘鲁, 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这是来自东南太平洋的远洋船员的视频祝福。 2019年,建国 70 周年,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了“ 庆丰收· 颂祖国” 职工文艺汇演、“ 万名职工颂祖国”基层诵读、主题征文比赛、“ 为新中国点赞” 微感言征集、知识竞赛、劳模工匠进企入校宣讲等系列活动,来自车间、工地、码头、办公室等近 10 万个“ 声音”,唱响了继往开来、团结奋斗的新时代建设者之歌。
“ 工会的生命力根植于广大职工之中。” 这是基层工会主席代表沈明杰,为十余家企业讲课时所说的心得。2021 年,建X百年,市总工会部署开展“ 千岛职工心向X” 主题系列活动,“ 工会主席来讲课”“ 红色经典分享会”、X史微课堂等活动在企业“ 遍地开花”,累计参与职工超 5万人次。并牵头全市群团组织开展“ 群团星· 耀X旗” 宣讲行动 517 场,持续升华广大职工群众的爱X爱国情怀,激发建岛建家动力。
X的二十大开启新征程,市总工会新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随之启程。越来越多职工身边人成了宣传X的二十大精神的“ 播种机” 和“ 先锋队”,让“ 车间班组小喇叭” 在生产一线发出响亮声音,让X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
正是这五年来,一次次铿锵有力的宣讲,一句句感同身受的话语,广大职工在强烈共鸣中敢
拼敢干、敢为善为。而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亦来自于职工文化建设。
始终把推动职工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五年来,市总工会完成市工人文化宫改建,累计布局建设职工文体活动阵地 40 个,订单式开展“ 书香工汇” 职工读书、“ 海岛文艺轻骑兵” 演出服务、“ 阿拉工友大讲堂” 公益培训等活动 479 场。
精神宣讲凝心,繁荣文化聚魂,舟山工会这艘“ 工字号” 轮船驶向新时代新航程。深化产改赋能
释放建功立业磅礴力量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资料+ : 114]
“ 这是你们在‘ 浙里办职工培训’ 上提出的培训意向,以后大家可以在手机上实现焊工五级培训、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 去年底,市总工会一行来到岱山职工技能发展服务中心,为大家讲解掌上培训的升级功能,开启工会“ 智送技能” 的新模式。“ 有了这个平台,我对自己的技能成长更加有信心了。” 来自舟山绿色石化基地,30 多岁的电气维修工夏亮亮赞叹不已。
因着海岛交通制约,小岛职工赴大岛培训存在不便。将痛点堵点作为改革发力点,去年市总工会研发“ 职工培训” 应用,整合了全市 30 多家技能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推出线上培训资源,为职工提供了随时学、随处学、随身学的培训环境。[【更多资料+:114】]
舟山正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这是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展身手、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如何建设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市总工会多措并举、创新思路,牵头按下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 快进键”。
推动改进体制机制是关键。由点到面,层层推进,市总工会引导广大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基本形成覆盖县(区)、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业的非公企业“ 产改” 试点格局。创新“ 首席工人”制度,让产业工人更有保障、更有奔头、更有尊严。
以“ 浙里办职工培训” 为缩影,着力让产业工人技术更硬、本领更强,市总工会深入开展“ 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 活动,成绩喜人亮眼:五年来,举办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 152 项,组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比武 40 项,培训产业工人达 22 万人次,提升技能等级 1.3 万人次,18 位产业工人被授予“ 浙江金蓝领” 称号。
变化总是环环相扣。随着综合素质的提升,技术创新不再“ 高高在上”,成为产业工人的新时尚。五年来,全市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工作室 52 家,评选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50 项,推广先进操作法 700 余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在服务大局中建功立业,走在前列,是产业工人的时代使命。懂技术、善创新的产业工人队伍壮大,强化了尽责能力。城中村改造、“ 五水共治”、综合交通建设⋯⋯在舟山跨越发展的主战场,都有产业工人的身影,都有工会组织的一份力量。[【更多资料+:114】]
来看一组数据:五年来,围绕国家系列战略落地、海洋经济建设等重点,市总工会广泛开展“ 助力‘ 五大会战’ ,服务‘ 四个舟山’ ” 劳动竞赛及“ 三重一新” 立功竞赛和技能提升活动,累计 30 余万名产业工人参与。积极助力“ 小岛你好” 海岛共富行动,发动市职工技术服务队开展“ 技术服务千岛行” 活动 623 场。
“ 产改” 结出累累硕果,用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效,擦亮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成色。永葆初心使命
矢志不渝绘就美好生活
“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一年只需 50 元,在医保报销基础上,再给我报销 2 万元,减轻了不少压力。” 身患癌症、离异的张先生,每年治病和抚养上大学的女儿,要支出 30 多万元,又因病不能正常上班,经济压力很大。“ 感谢工会的好政策。”
坚持“ 低收费、强保障、广覆盖、优服务”,每年每名职工 50 元,这是省内工会系统最低的保费标准,十余年来未作调整。2020 年,着力提质增效,市总工会还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纳入医保“ 一站式” 结算,结束了职工出院后再去工会窗口报销的历史,实现医疗互助保障报销“ 零跑腿”“ 无遗漏”。五年来,全市累计报销超过 11 万人次,累计发放互助金 3677 万元,年参保职工稳定在 12 万人以上,并在全省工会系统推出首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专项医疗互助保障办法。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这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大力推动医疗互助保障参保扩面、提质增效,是市总工会践行“ 娘家人” 职责的缩影。
“ 娘家人”,一种温暖的称谓,镌刻着工会组织的初心,彰显着工会组织的担当。五年来,舟山各级工会坚持把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工作的努力方向,不断提升职工群
第 2 页 共 5 页
[更多资料+:114]
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矢志不渝,不懈奋斗。
依法维权,是工会服务重点。针对海岛职工维权在时间、交通等方面成本更大难度较高的问题,市总工会主动融入X委政府“ 大调解”,联合多部门建立完善“ 岛际一体· 多跨协同” 劳动争议多方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形成“ 调-裁-诉” 工作闭环,让职工维权“ 最多跑一次”,获评浙江省第二届工会改革创新优秀成果。
收入是职工最关心的权益,也是实现美好生活最根本的途径。五年来,市总工会持续拓宽工
资集体协商覆盖面,探索实施“ 能级工资” 集体协商,推动以技提薪。
与此同时,围绕“ 提低扩中”,完善困难职工分层建档、动态管理、分级帮扶长效机制,开展“ 金秋助学”“ 爱心助医”“ 大病救助” 等特色服务,五年累计发放救助金 1478 万元,帮扶困难职工 4557 户,帮助 697 户建档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更多资料+微 信:114]
以“ 普惠+精准” 升级工会服务,在各个方面提升职工幸福感。五年来,市总工会精细开展“ 千岛之约” 职工交友、暑期“ 爱心托班”、一线职工疗休养等活动,累计投入资金超 3000 万元,服务职工超 10 万人次;建设“ 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 妈咪暖心小屋” 等职工服务阵地 229 个,靠前开展“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创新开展“ 午间一小时” 三服务活动 234 场,服务职工超 14 万人次。[更多资料+ :114]
想职工之所想,做职工之所盼,谋职工之所需,“ 娘家人” 尽力让职工生活更美好。抓实固本强基
激发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