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包头日报/2024 年/4 月/29 日/第 005 版聚焦工会
实干笃行为“ 两个稀土基地” 建设贡献工会力量
记者 娜默热
2023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殷切嘱托我们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建设“ 两个稀土基地” 既是重大ZZ任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包头市坚决扛起光荣使命、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在加速推动“ 两个稀土基地” 建设的磅礴进程中,市总工会按照自治区X委、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有关工作要求,抢抓机遇、紧抓快干,出台《关于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 两个稀土基地” 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若干举措》,以一条条务实举措为“ 两个稀土基地” 建设贡献工会力量。
“ 十八条” 举措擦亮“ 工” 字服务品牌
建设“ 两个稀土基地” 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市总工会立足工会工作实际,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导向,以“ 十八条” 举措为抓手,全速推动稀土产业职工全力以赴投身“ 两个稀土基地” 建设的火热实践,引导大家争做重振包头雄风的“ 顶梁柱” 和“ 主力军”。
夯实思想根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稀土产业职工思想ZZ引领,引导稀土产业职工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成立“ 红石榴” 职工宣讲团,在稀土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等形式,充分激发稀土产业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创造热情。
靶向揭榜领题。通过开展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揭榜领题专项行动等,引导相关企业广泛开展推广建言献策、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动员全体职工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同时,通过“ 企业出题、工会发榜、职工攻关” 的形式,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从生产线操作主体提升转变为生产流程自主改造主体。围绕稀土企业生产“ 卡脖子” 难题、生产流程优化及再造等方面,鼓励各级劳模、工匠、技术能手和广大职工揭榜领题。
组织专项劳动竞赛。开展稀土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实施稀土技术工人技能提升计划,加大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力度。在包头市职工创新成果评选中设置稀土行业专项名额,加大奖励力度和向自治区、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推荐力度。聚焦建设“ 两个稀土基地” 重要产业、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积极争取自治区总工会支持,至少申报 2 项全区引领性劳动竞赛,争取承办
3 项自治区级、举办 4 项市级职工职业技能比赛。通过开展稀土职工“ 求学圆梦” 活动,举办工匠训练营等方式,提升稀土行业职工学历水平和技术能力。
打造行业标准。支持包钢集团建设包头稀土产业职工技能提升服务中心,为全市稀土企业职工提供技能培训、等级鉴定等服务。培育建设自治区首家“ 稀土产业工匠学院”,开设“ 稀冶工匠班”,为稀土产业技能人才培育提供支持。加大稀土企业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产业链重要节点全覆盖。每年投入资金支持各级稀土产业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立足生产岗位开展创新创造。
增加产改试点。在原有稀土产业改革试点企业的基础上,新增 10 个稀土产改试点企业,以点带面推动稀土全产业链开展产改工作,为建好建强相关产业工人队伍提供机制和动力保障。同时,加强稀土产业领域工会和工会联合会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小三级” 工会组织体系,有力有效履行职责。
用心服务人才。从人才和服务保障角度入手,加大技能人才求职招聘服务支持力度,为稀土
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更暖心的服务保障。市总工会与有关机构合作,加强对稀土企业用工服务,
第 1 页 共 3 页
每月在工会新媒体矩阵上发布稀土产业招聘信息专栏,每年举办 4 场稀土行业招聘会,开展 5 场工会探岗直播招聘活动。组织动员稀土企业参与京津冀蒙跨区域促就业活动。为稀土企业首次来包的外地务工人员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同时,建设 5 个服务职工综合体,为稀土企业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产品。通过组织开展“ 服务集市”“ 乐游包头” 等活动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加强沟通联系。持续推进稀土企业职工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做好各级推荐评选工作,并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在稀土产业企业中建立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 2 家,支持稀土企业培育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室自治区级和市级示范点。 在稀土产业职工中开展下基层慰问演出、 流动职工运动会、“ 稀土杯” 足球锦标赛等活动。在各级劳模工匠、五一奖评选中,积极争取稀土产业评选名额,全方位、多层次选树稀土产业先进典型。
务实担当提升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