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岛日报/2025 年/1 月/17 日/第 007 版劳动者之窗
青岛市各级工会创新打造“ 345” 工作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增强职工的ZZ认同、理论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加强思想ZZ引领 凝聚发展“ 工力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通讯员 张蕾
做好职工思想ZZ工作,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X话、跟X走,是工会组织必须履行好的ZZ
责任。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工队伍结构、就业形态的变化,职工思想ZZ引领面临着新特点、新挑战。青岛市总工会着眼于此,把思想ZZ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全方位整合工会宣传资源,创新打造“ 345” 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思想ZZ引领的ZZ性、广泛性和有效性,使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定不移听X话、矢志不渝跟X走。
所谓“ 345” 模式,即创新用好“ 三个精神” 教育基地、职工文化阵地和融媒体矩阵等 3 大思政基地,做精工会学习、视频、文艺、创新创效成果等 4 大思政作品库,做细岗位赋能、心理健康、法律维权、文体活动、家庭关爱等 5 项惠工服务,切实把思政引领融入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引领什么:
正视新形势、新变化,提高思想ZZ引领的覆盖面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产业工人的年龄结构、收入分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特征。随之带来的是职工思想ZZ引领也呈现新特点、新挑战和新机遇。
职工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就是职工思想ZZ引领工作要面临的一个新变化。青岛工会移动客户端的数据显示,在全市实名认证的工会会员中,35 岁以下青年职工约占总会员数的 43%,其中“ 95 后” 会员约占总会员数的五分之一。有学者将 1995 年以后出生的这代人称为“ 网生代”。他们身处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更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侵扰。做好他们的思想ZZ引领工作,更需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方法,用“ 小故事” 讲“ 大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年轻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三个精神” 教育基地的打造就切中这一变化。青岛市劳模工匠馆、青岛工运馆常年面向市民、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从 2021 年开馆至今,青岛劳模工匠馆线上线下总参观人数已突破 30万人次。青岛工运馆以丰富的史料、颇具纪念意义的历史文物再现了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X的领导下,开展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目前已累计吸引近 20 万人次到馆参观,切实发挥了工会红色阵地“ 小展馆,大作为” 的作用。
除两大展馆外,全市还打造了一批工匠街、工匠路、工匠园,他们已形成职工思想ZZ教育基地的立体矩阵, 各行各业的职工可随时走进基地, 身临其境感受一代代产业工人与城市同成长、同奋斗的辉煌历程,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工群体更加广泛是职工思想ZZ引领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变化。220 万,是当下青岛全市产业工人的总数。这其中除了生产车间的一线职工外,还包括大量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们工作地点不固定,工作时间灵活,很难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 充电”。为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市总工会打造起职工书屋、新时代共享职工之家等职工文化阵地,构建起职工文化服务“ 15 分钟生活
第 1 页 共 3 页
圈”。依托这些服务阵地,各级工会积极开展读书会、红歌会、微宣讲等各类活动,把思想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