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2年7月10日甘肃省直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1: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背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为贯彻中央精神,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2014年3月14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本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意见》(沪府办[2014]17号),要求大力推进本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努力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本区从2013年8月开始抓紧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次年7月,区委办、区府办印发了《关于本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青委办[2014]20号)的通知,形成了我区“1+6”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制度。从2014年到2016年,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先行先试,创建美丽乡村达标村50个左右,在此基础上,创建美丽乡村区级示范村20个左右。
一是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X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X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二是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