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昌日报/2022 年/4 月/28 日/第 001 版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本报记者 闫庆玲 通讯员 王黎奎
去年, 全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4614 项, 已实施合理化建议 3508 项, 职工发明创造项目 2084项,取得国家专利项目 208 项,推广先进操作法 280 项,产生经济效益 7306 万元。
好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我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思想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履行主责主业,锐意改革创新,切实增强ZZ性、群众性、先进性,在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了工会力量。
技能提升,让更多的工人成长为能工巧匠
强市要有强“ 匠”,回眸 2021 年,“ 职业素质提升” 是全市广大产业工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热词。各级工会广泛开展“ 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围绕我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 38 场次,完成市级技能大赛 33 项,参与职工 3.3 万人次。全市各级工会举办各类技能和岗位业务比赛 169 项,参赛单位 151 家,参与职工 2.8 万人次。积极组队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组织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开展职工技能演示、展示活动 3 场次,继续组织开展“ 十三五” 全市十万职工职业素质提升活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 陇原工匠培训基地” 和“ 金昌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暨再就业基地” 为平台,成立了金昌市产教融合联盟和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劳模工匠创新联盟,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立交桥”。
“ 让有为者有位”,全市各企业纷纷出台措施,激励奖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科研攻关。金川集团先后出台改革制度 12 项,打破产业工人身份“ 天花板”,一线产业工人参与科研攻关的比例大幅提高,部分工种职业通路得到新延伸;金泥集团改革人事管理体制,拓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选拔 40 余名一线工人担任内设机构负责人,并逐级提拔 13 人为厂级领导班子成员;金铁集团公司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对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对技师及以上技术等级的产业工人给予差异化高技能人才津贴。
辛勤的耕耘结出累累硕果。2021 年 12 月,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的第 25 届全国发明展览会— —“ 一带一路” 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发明成果喜获 5 项金奖、6 项银奖、4 项铜奖。去年,全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4614 项,已实施合理化建议 3508 项,转化 3492 项,技术革新项目 981 项,职工发明创造项目 2084 项,取得国家专利项目 208 项,开展“ 五小” 活动 1193 项,推广先进操作法 280 项。
健全制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如何通过工会工作增强工人的归属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用实际行动给
出了答案。
截至目前,我市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1304 份,覆盖企业 2349 家,覆盖职工 12.9 万人;签
订劳动安全专项集体合同 659 份,覆盖职工 5.3 万人,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
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畅通职工表达诉求的渠道。全市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建制率动态保持在 90%以上;国有及控股企业、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 100%,国有及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建制率 100%,已建会 100 人以上的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 100%,已建会 100 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厂务公开制度单独建制率 100%。
健全制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制订了《金昌市总工会关于对职工队伍风险专项排查化解工作和工会干部联系职工制度实施方案》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政策宣传、法律援助等,集中推动解决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倾向性问题。制定了《金昌市总工会关于深
第 1 页 共 3 页
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落实“ 五个坚决” 要求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协调了专班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落实向省总每天零报告制度,确保“ 五个坚决” 要求落到实处。联合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等单位,及时做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源头治理、日常监督工作。
维权机制建设日趋完善。市县(区)坚持和完善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第三方协调机制,召开了“ 劳动领域内的三方协调机制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座谈会”。开展“ 法院+工会” 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将劳动争议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针对职工权益保障中的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及信访积案,实行领导包案化解制度,确保问题化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