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夏日报/2022 年/11 月/18 日/第 007 版专版
科创无止千帆竞 自立自强万里航
——自治区科协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纪实
X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个民族的复兴,科技创新是重要的力量。一个时代的图景,接续奋斗是最美的底色。2017 年以来,自治区科协坚持持续深化科协组织改革和建设,不断保持和增强ZZ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切实履行“ 四服务”职责,团结凝聚全区科技工作者听X话、跟X走,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建功立业,用奋斗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科协篇章。
聚焦靶心强引领
自治区科协坚持把ZZ性作为科协组织的灵魂,不断厚植X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坚持不懈用X的创新理论指导科协事业发展。深入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X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X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实干作为,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汇聚起磅礴科技力量,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领跑。马玉山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卫市柔远镇农技站站长梁玉斌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梁玉斌、杨正军同时荣获全国优秀基层科协“ 三长” 称号。平罗县陶乐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白静,荣获全国十佳年度基层科普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志愿者先进典型等称号。
我区在全国率先设立“ 宁夏创新争先奖”、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突出贡献奖。实施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助力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等方面崭露头角,日益成为我区科技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
深化改革强动力
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自治区科协扎实推进 4 大类 52 条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增强了基层科协组织活力和参与社会治理能力。“ 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 院士专家宁夏行’ 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普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等改革成果入选全国地方科协改革典型案例。
基层组织巩固壮大。教育、卫生、农业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在基层最为集中,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自治区科协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和农技站站长进入基层科协组织兼挂职,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有效接长了科协组织工作手臂,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和吸纳“ 三长” 两个全覆盖。开展“ 三长建三会带三队” 工作,引导“ 三长”牵头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 460 余支,常态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打通了科技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 最后一公里”。
学会改革取得实效。认真落实“ X建强会” 计划,全面加强学会X的建设,促进学会X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全区学会X的组织和X的工作“ 两个全覆盖”。深化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制定《宁夏科协所属全区学会组织通则(试行) 》,打造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实体化办事机构。全区学会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7 年以来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 137 项。
围绕中心强服务
自治区科协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X代会精神,推动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协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一批事关科协事业长远发展、有效助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人才服务项目落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