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雅安日报/2022 年/8 月/30 日/第 003 版专题
点亮科学梦 科普助力“ 双减”
——市科协实施“ 科创筑梦” 助力“ 双减” 科普行动
本报记者 郑旸
“ 一飞冲天”“ 天宫变形计”“ 角动量守恒”“ 航天知识问答” ⋯ ⋯ 在雨城四小新华校区开展的“ 航天点亮梦想” 航天主题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通过科学实验、知识问答等形式,直观深入地了解航天知识。
今年,雨城四小成为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组织开展
的“‘ 科创筑梦’ 助力‘ 双减’ 科普行动” 试点单位之一。
这只是市科协实施“ 科创筑梦” 助力“ 双减” 科普行动的缩影之一。一直以来,推动义务教育“ 双减” 政策落地和全市科技创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市科协充分发挥创客教育在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在部分中小学试点实施“ 科创筑梦” 助力“ 双减”科普行动,通过开展系列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助力“ 双减” 政策落地落实。
强化基地建设 阵地作为基石
科普基地建设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和基石。依托科普基地建设,我市部分中小学积极培养学生科学观念,历练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思维,培育社会责任,深化新时代劳动创新教育,丰富学生成长体验,落实“ 双减” 提质工作。
在名山区蒙顶山实验小学,学校依托“ 机器创新创客空间”“ 名山区茶叶科普教育基地”,开发科技教育活动资源,建立了“ 正大集团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蒙顶山实小科普教育长廊”,在学校 B 校区建立了“ 蒙顶山小学校园科技种植园”,在每个班建立了“ 校园科普读书角”,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科技知识更好地整合到学生劳动实践和研学旅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素养。
据介绍,学校每学年还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市机器人比赛等,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教育。此外,打造建立 STEM 教室,依托苹果公司“ 智惠教室” 项目,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款物 60 余万元,建成 STEM 教室并投入使用,与省外、市外学校建立 STEM 结对友好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助推学校科技教育快速发展。
强化课程建设 驱动课后改革
“ 课程建设为开展活动添砖加瓦。” 据市科协相关人员介绍,科普基地课程设置多样化,内容综合化,课程特色化,体系拓展化,我市部分中小学积极响应“ 双减” 政策,按照“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