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德州日报/2024 年/4 月/30 日/第 A01 版
共青团德州市委积极建设“ 两库三平台”,搭好桥梁系好纽带——
创新招才引智 赋能活力德州
本报记者 王志强 刘臻
建设德州籍大学生信息数据库和德州籍博士信息数据库,完善青鸟驿站、驻外青工委、德州
博士生联谊会“ 三大平台”,积极对接高校,推介德州,引进人才。
我市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全力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惠才,叫响“‘ 德’ 有你才‘ 州’ 全” 品牌。在人才引进中,共青团德州市委创新打法,吸引青年英才来德州创新创业,为活力德州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 引博士,找团市委”
“ 有研项目落户德州以来,8 英寸硅片项目稳健经营,12 英寸硅片和高纯溅射靶材项目相继投产,德州已成为国内生产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重要基地,眼下急需半导体方面的高端人才。” 4月 16 日晚,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二楼,一场引才推介会正在进行。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杨畅,在台上呼吁有志青年学子赴德州天衢新区创业、就业。台下,30 多位山东籍的博士生听得起劲,对家乡发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当天,除了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外,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凯帝斯工业系
统有限公司等企业也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介绍。
活动效果显著。4 月 26 日,清华大学学子孙维嘉一行 4 人便来到凯帝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实地考察。凯帝斯公司总经理刘运来讲述个人创业史、企业发展过程、企业文化背景以及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现场向几位清华学子再次抛出了“ 橄榄枝”。
到清华大学引才,牵线的是共青团德州市委。“ 4 月初,山东有研、凯帝斯等企业急需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他们通过天衢新区找到共青团德州市委,请我们牵线。 ” 共青团德州市委副书记曲元康介绍。
德州高度重视人才招引工作,走进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常态。而在这个过程中,共青
团德州市委的身影频频出现。
今年以来,共青团德州市委已联合市教育局组织 20 余所学校和教育机构赴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开展了 3 场校地企直通车专场推介会,共收到简历 1000 余份。
自去年 4 月至今,10 多个市直部门和部分县市区找到共青团德州市委,联合开展招才引智活动 30 余场次,为 300 多家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 2000 余人。
“ 两库三平台” 搭建引才桥梁
引进高端人才,共青团德州市委为什么能?
从一个活动的开展便可窥见端倪。共青团德州市委学少部部长李彦峰打开德州籍博士信息数据库,找到某高校联系人,通过电话告知对方企业推介会招聘需求和大约人数,并敲定细节,很快与高校就人才招引工作达成一致。
除了德州籍博士信息数据库,共青团德州市委还大力建设德州籍大学生信息数据库。截至目前,德州籍大学生信息数据库收集德州籍学子信息近 10 万条,德州籍博士信息数据库收集德州籍博士信息 1000 余条。
除了“ 两库” 建设外,共青团德州市委持续推动建设“ 三大平台”,即青鸟驿站、驻外青工委、德州博士生联谊会。截至目前,市级“ 青鸟驿站” 已建成 479 个,县级青鸟驿站建成 1700个,常态化联系德州籍大学生 10 万名;在北京等地建设驻外青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