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文化报/2025 年/2 月/13 日/第 007 版理论· 专题
高校共青团文化育人实践思考
广西财经学院中国—东盟统计学院团委副书记 刘其铭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蕴含着精神力量,其发展关乎国家的兴衰。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青团是高校学生思想ZZ工作的主力军,应主动履行文化育人职责,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举办文化活动,以创新载体及形式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文化育人价值引导
共青团是高校学生思想ZZ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共青团应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为思政课备课提供精准学情支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理论知识,并防范过度追求热点而造成育人效果欠佳问题。以“ 明星效应” 为例,共青团干部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其正面积极价值,寻找其与文化育人的契合点,将明星组织粉丝参与公益众筹的案例引入公益教育中,创新的价值引导方式能显著提升育人效果。利用组织生活、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培训班等方式,发挥共青团ZZ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体会新中国奋斗历程的艰辛,使其认识到当前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进而树立远大抱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关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制定并完善共青团文化育人方案,通过深入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育人要素,提升文化育人资源丰富度,让大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加强文化育人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