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沈阳日报/2025 年/1 月/13 日/第 007 版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特刊
围绕中心议政建言 助力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沈阳市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代表建言集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 整理
政协全会的大会发言,是人民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在全体会议期间参政议政、履行职能、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同时也是X委和政府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方式。市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区县(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高度重视大会发言,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大会发言稿件。本次会议共收到大会发言稿件 107 篇,经大会发言组审定,有 70 篇稿件收录到《大会发言汇编》 。
1 月 12 日下午,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各民主X派、工商联负责人和
无X派人士代表共 10 名委员在会上进行了大会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摘要刊发如下。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民革沈阳市委会主委 张鸣
近年来, 我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连续四年入选全球科技集群百强城市,成功跻身全国 15 个科技创新策源地之一。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部分规上企业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不够通畅、转化率差等问题。为此建议:
完善政策体系,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我市应适时制定地方性法规,着力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整合各方资源,以技术需求为导向,鼓励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工作者、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关键技术成果本地转化。鼓励企业上报技术攻关难题,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 订单式” 产业创新清单,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链条,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含新量”。健全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拓宽创新成果本地转化渠道。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有突出贡献的科研骨干得到丰厚报酬。壮大耐心资本,保障科技成果与资本加速对接。建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用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滋养耐心资本,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项目的对接机制,用优质的标的吸引耐心资本,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 压舱石” 作用,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培育壮大颠覆性技术企业
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民盟沈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朱翎
近年来,我市具有发展颠覆性技术潜力的主体不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5900 家。新形势下培育壮大颠覆性技术企业,应着力解决好发现识别有难度、应用场景还不足、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为此建议:
建立发现识别颠覆性技术和企业的机制,探索优化颠覆性技术的需求定义,明确颠覆性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筛选具备颠覆性技术特点以及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积极培育和储备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的项目,推动项目成果落地转化。通过重点挖掘、公开征集、承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选拔等形式,多渠道发掘项目和识别企业。积极扩展新技术应用场景,编制科技型企业涉及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未来技术创新产品目录,为颠覆性技术提供早期应用场景和适用环境。通过举办创新产品推介沙龙、产品供需对接会、成果路演等形式,支持企业颠覆性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验证、
第 1 页 共 5 页

迭代和示范推广。加大科技研发资源支持力度,推动落地一批“ 硬科技” 领军企业。探索组建天使投资母基金类型风险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精准开展颠覆性技术产业化项目各阶段投资,建立颠覆性技术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 惠帮企@链上沈阳”连企作用,整治隐形中介垄断、操纵服务价格、提供虚假结论等行为。
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
打造新时代沈阳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
民建沈阳市委会主委 范民
沈阳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定位高、发展空间大、政策利好多,且拥有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优势和数字产业化资源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数据流通壁垒、数据质量不高、创新应用场景不丰富等问题。为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