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厦门日报/2023 年/2 月/9 日/第 A02 版要闻
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跃升
——访市工信局X组书记、局长周桂良
本报记者 李晓平
宸鸿科技、科司特电子、求特新材料⋯⋯年味还没散去,市工信局X组书记、局长周桂良就开始连轴转,深入我市多家不停产企业调研,摸底一季度重点企业订单及产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新春开工伊始,市工信局就召开了 2023 年全市工信工作会议,既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也对提振精气神、力促“ 开门稳”“ 开门红” 进行动员。
“ 当前外部环境仍复杂多变,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信系统只要齐心协力,抓住经济恢复的窗口期,抓住工业经济的‘ 牛鼻子’ ,强化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在推进厦门工信经济上,我们大有可为。” 日前,周桂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市工信局要在落实“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行动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工业和信息化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稳增长稳产业链稳供应链
促进工业出口
“ 把稳增长、稳产业链、稳供应链、促进工业出口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全力以赴推进‘ 开门稳’ ‘ 开门红’ 。” 周桂良指出,尤其要加强用工跟踪,节后可能出现的用工短缺问题,要提前安排预案应对,坚决防止出现“ 订单等工人” 的现象。一季度马上就过半了,工信局将和各区一起把支撑摸准、摸透、摸实,逐个企业算清“ 支撑账”“ 缺口账”,针对缺口补短板想办法,坚决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为全年目标完成夯实基础。
赶上新能源发展的风口,这几年我市招商引进的新能源企业,成为去年以来新的增长点,去年产值增长 40.7%,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创新航三期、海辰储能二期等项目年度完成投资 5 亿元以上,厦钨系等也都取得不俗业绩。
新增 100 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将技改创新基金规模扩大至 300 亿元、“ 真金白银” 鼓励企业增产增效⋯⋯开年以来,我市连续为广大企业派发政策“ 大礼包”。周桂良说,接下来市工信局将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加快洽谈项目进度,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只有源源不断的增量企业进来,才能有持续稳定的增长后劲。
此外,要促进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提速升级,帮助重点企业加快提升产能、贡献增量。
发挥“ 压舱石” 作用
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
周桂良认为,当前要紧紧抓住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发挥工业稳住全市经济大盘“ 压舱石”作用,通过实施扩容增量、强链补链、招大引强、创新赋能、益企助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