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连云港日报/2025 年/2 月/24 日/第 002 版要闻
一路生花花似锦 沐光而行行春山
——港城民营经济发展透视
周莹 连发 连科 连工信
税收占比九成,吸纳就业八成,占全社会投资七成⋯⋯这一连串数字表明民营经济是港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更好地发挥这股力量的活力, 关键是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主动 “ 攀高求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一路前行。
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
朝阳刚刚露出微光,地处陇海铁路东端的连云港港就已经忙碌起来,努力将海上运输线上的
货物中转到铁路,将其快速便捷送达目的地。
连云港地处全国交通线路的起点位置,这就决定了连云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必须要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剖析连云港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民营经济主要来源是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乡镇工业、国企改制后形成的民营企业、各地招商引资招引的民营企业以及通过创新创业崛起的一批新生代本土企业。
在这群民营企业家中,东海崛起的乡镇企业家集群代表了港城民营经济中“ 爱拼才会赢” 的精气神。
这个崛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产业,曾经拥有数千家民营企业,曾经一度狂飙突进发展,也曾经因为欧美国家“ 双反”“ 377” 等不合理贸易壁垒而沉寂。如今,东海县集聚了全国 85%的石英材料生产企业,拥有 600 多家硅工业企业,构建了国内以石英为主、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硅产业集群,国际硅材料领域甚至将东海硅材料价格作为全球价格指数密切关注。
东海民营企业创新故事正是港城民营经济的气质。正如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刚说的,连云港民
营企业家从来不缺乏直面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