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发挥X员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X组织组织力是全面从严治X向纵深推进和基层延伸的战略考量,是构建X的组织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国有企业中心工作的关键,也是提升ZZ领导力、组织凝聚力、发展推动力、监督保障力的现实需要。XX公司X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展“三融三创”X员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持续开展“制度”“业务”“职责”融合,不断增强基层X组织组织力,切实将强“根”固“魂”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XX公司连续六年获得XX集团有限公司考核A级、连续四年获得XX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企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一、主要做法:三融三创
实施“制度”融合,创新保障机制,提升基层X组织ZZ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制度融合,就是要以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能力为出发点,科学制订服务中心工作要素考核指标,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基层X建工作,有效提升X的建设质量和成效。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融入制度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分层次抓实抓好各级X组织书记培训,持续抓好X员普遍轮训,促进全体X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抓牢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X日等常规载体应用,规范各级X组织开展ZZ理论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到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考勤、有主题、有记录、有成效。明确X员干部“系统学”“及时学”“体验学”“交流学”等内容,切实做到学用结合。坚持把队伍建设融入制度建设。坚持X管干部原则,牢牢把住“清正廉洁”这个ZZ本色,确保干部队伍始终成为国有资产忠诚卫士。牢牢把住“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业有为”要求,着力提升国有企业家队伍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果敢的战略决断力、坚韧的攻坚推进力。实施XX公司《本部员工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和《基层企业岗位动态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岗位及薪酬调整变化的员工人数占比总体达到10%以上,有效调动各级干部和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把公司治理融入制度建设。落实X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X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X组织在经营管理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有效促进X组织领导作用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融合。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X委议事规则,从源头上有效破解了X建工作“两张皮”等突出问题。层层签订X建绩效目标责任书,推动各级X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有效落实。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切实做到“两个全覆盖”。全面梳理汇编X建、群团制度X项,建立支部基本建设台账X个,推动支部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修订X建责任制考核规定,将X建工作纳入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经理专项考核规定,推动X建责任制与生产经营发展责任制同向发力。
实施“职责”融合,创新监督机制,提升基层X组织群众凝聚力和监督保障力。加强X的领导,明确各级X组织和各层级X员干部的X建工作职责,把好方向,管好大局,保好落实。坚持把强化考核融入监督管理。强调抓X建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制必须抓责任人,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既报经济账,又报X建账。压实班子责任,每名班子成员都要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X员,第一职责是为X工作,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确保业务延伸到哪里,X建责任就深入到哪里。持续抓好X建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这个制度化常态化的有形抓手,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推动X建工作不断强起来。以“二级单位X委—基层X委(X总支)—X员领导干部—X支部—X员”五级联动X建工作责任制和业务部门职能监督,创新实施“X的建设责任任务清单”制度,从X委、X委书记、X委委员、X支部、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普通X员X个层面,以表单形式明确了X的建设责任任务,实现各级X建责任认领“全覆盖”。坚持把本质安全文化融入监督管理。充分发挥X委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大事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与企业改革发展、X的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级X组织抓X建从安全生产入手,抓安全生产从抓X建出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ZZ功能,组织X员开展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降本增效、遵纪守规、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X员示范行动和X员责任区等多种载体建设。印发XX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化“X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在安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牢本质安全基础。坚持把正风肃纪融入监督管理。创新实施“部门职能监督责任清单”制度,推动业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实施半年度汇报机制,切实用严格执纪推动制度执行,确保各业务工作全过程规范。坚持把X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基层X组织日常监督、X员民主监督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合力。
实施“业务”融合,创新示范带动,提升基层X组织发展推动力。国企X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加强X对国企领导的重要体现,也是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发挥基层X组织和X员队伍的主体作用,激发基层活力,切实做到将X的ZZ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坚持把基层组织融入业务工作,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严格执行《中国共产X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及时调整规范支部设置。在项目建设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由施工、监理等单位和项目部X员组成的临时支部。在开展X委专项巡察工作中,成立X委专项巡察临时X支部。在新设立的X组织选派专职X务工作者,对相关X员进行X务知识专题培训,推动X组织有序运转和开展工作;通过内部调动、新发展X员等措施对X员分布情况进行统筹,避免出现空白班组现象;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X员示范岗、X员突击队等载体作用,提升X组织在业务工作中的覆盖程度,扩大X组织影响力和感召力。坚持把标准化建设融入业务工作,在规范工作上下功夫。围绕组织设置合理、职能定位明晰、工作全面覆盖、班子素质优良的目标,着力解决X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围绕X性主题鲜明、氛围严肃认真、融入日常经常、X员自觉参加的目标,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和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问题。围绕日常管理有力、教育培训有效、服务群众有为、整体功能提升的目标,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围绕基本制度完备、内容务实管用、执行严格到位、工作规范运行的目标,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系统性不强、整合不够、落实不力等问题。围绕场所布局合理、基本设施配套、管理措施完善、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着力解决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管理不善、功能单一、效能低下等问题。坚持把创新创效融入业务工作,在激发活力上下功夫。争创“分公司X员示范岗”。推动各级X员干部在面临爬坡过坎的严峻挑战和完成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创“分公司创新工作室”。实施《关于创建“创新工作室”的指导意见》,建立X政支持、支部牵头、群团协同、劳模(高技能人才)挂帅、职工积极参与的创新工作机制。争创“分公司红旗X支部”。在强化ZZ功能上有新提高,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有新举措,在管理X员服务群众上有新作为,在推动生产经营上有新业绩。争创“分公司管理能手”。深化开展职能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管”和“治”,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采购的全过程管控、薪酬工效联动、信息化建设等管理水平,切实强化精益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