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红十字报/2024 年/1 月/16 日/第 004 版
浙一年,勇当先行者 展现新担当
——浙江省红十字会 2023 年工作综述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
2023 年,浙江省红十字会聚焦助力“ 两个先行”、服务亚运盛会、“ 三个一号工程” 等中心任务,不断擦亮“ 救在身边” 红十字特色品牌,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系统全年接受捐赠款物超过 11 亿元,网络筹资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全国前列。全年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526.36 万人次,培训救护持证人员 85.62 万名,涌现成功救护案例 109 例。全年新增人体器官(遗体、 组织)捐献志愿登记 5.74 万人;实现捐献 1075 例;新增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 9000人份,实现捐献 123 例,年捐献量创历史新高。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荣获第 49 届南丁格尔奖。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获评“ 全国巾帼文明岗”。在全国红十字透明度建设评价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一。
◆ 服务亚运盛会彰显独特作用
省红十字会联合杭州亚组委、省体育局、省残联等 5 部门出台《“ 救在身边· 亚运同行”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 应急救护护航亚运、志愿服务助力亚运、生命关爱情系亚运” 系列活动。设立亚运场馆和赛事城市红十字救护站 40 余个,全面打造应急救护阵地。为亚运场馆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370 余台,实现全省 56 个场馆 AED 配置全覆盖。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应急救护驿站被总会授予全国首个“ 红十字示范救护站(公共体育场馆)” 称号。
遴选优秀师资组建“ 服务亚运” 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讲师团和志愿服务队,开发应急救护培训教学资源;组织编写《救在身边· 应急救护手册》亚运教材,印成中英日韩四种版本,在全国发行。联合省级有关部门,举办以“ 护航亚运· 救在身边” 为主题的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针对涉亚人员,开展普及培训 80 万余人次,培训救护员 16.03 万人。
动员招募赛事志愿者,组建应急救护、文明宣传、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队百余支,参与赛事服务保障。组织开展“ 迎亚运、学急救、益起来”“ 随手拍” 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启动“ 百场献血护亚运” 主题活动,组织动员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和高校师生近万人,献血总量超 200 余万毫升。积极对接有关部门,推荐 31 名红十字领域先进人物入选亚运会、亚残运会火炬手,生动展现新时代红十字人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
◆ 人道筹资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将网络筹资工作作为参与推动共同富裕、助力第三次分配、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纳入省对设区市重点工作评估内容,激励各地红十字会创优争先。 “ 5· 8” 人道公益日活动中,筹款总额5980.37 万元,参与捐款 107.75 万人次。“ 99 公益日” 活动中,全系统共募款 3444.45 万元,参与捐款121.53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依托全省 1480 个红十字“ 博爱家园” ,推动设立“ 博爱基金(互助金)” ,参与“ 扩中提低” 工作。全系统联动组织实施“ 预防溺水· 救在身边” 专项行动,通过公益项目筹集资金 700 万余元,共投放安装“ 一圈一杆一绳” 救援设备 3 万余套,做到重点水域全覆盖;成立红十字防溺水志愿服务队 125 支、队员 1 万余名,围绕重点水域开展防溺水宣教 4772 场次、水域巡逻巡查 2 万余次;防溺水的“ 社会侧” 得到激发,形成“ 人防+物防” 的全方位防溺水工作机制,成功救援溺水人员 30余人。
◆ 构建新型应急救护体系再上新台阶
持续大力推动“ 救在身边” 专项行动,出台《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公众体育场馆应急救护管理标准》等省级地方标准,推动构建省域标准化体系。实施乡镇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三
第 1 页 共 3 页
年行动计划,并向村(社区)延伸,累计投入 6000 余万元,建成基地 919 个,乡镇(街道)覆盖率达 67%。实施的“ 教考分离” 改革试点扩大至 34 个县市,1229 人取得考官资格,新模式取证培训超 17.8 万人。 舟山市推出 “ 一船一员一箱” 海上应急救护驿站项目,创新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应急救护模式。衢州市开展“ 一文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