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市场信息报/2025 年/1 月/13 日/第 014 版学术论坛
职业院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吴世清
职业院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在提升学生应急救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培训工作存在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资源投入有限等问题,影响了实际效果。本文从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入手,深入分析职业院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现状,并提出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师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及改进评价机制的对策,以期为提升职业院校应急救护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要求的提高,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学生群体面临较高的社会服务需求,因此接受系统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在此方面的现状并不理想,培训体系建设、师资力量、资源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职业院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一、职业院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现状
目前,职业院校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首先,培训内容随意性较大,部分学校仅以讲座或短期活动形式开展,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因设备和时间限制,学生实际参与训练的机会有限。其次,培训课程设置单一,未能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设计,这导致学习效果普遍不佳。以护理专业为例,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重叠较多, 学生新鲜感和参与度不足; 而非医护类专业学生则反映培训内容深度不够,难以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