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 信:114]
张家口日报/2023 年/2 月/17 日/第 004 版要闻
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3 年 1 月 18 日在张家口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
志提出意见。[更多资料+ : 114]
2022 年主要工作
2022 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聚焦交好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履职尽责。“ 十大业务”[1]中有 8 项业务获最高检肯定,18 件案件获评全国、全省优秀典型案例,40 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实现市院所有内设机构、17 个县区院省以上肯定推广工作“ 全覆盖”,市人民检察院在 2022 年度全省检察系统考核中再次获评先进单位。
一、找准服务大局的有力支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正能量
X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张家口正处在抢抓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全市检察机关坚定地与全市人民站在一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法保障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对X的忠诚、对张家口的热爱。
一是围绕交好“ 两份优异答卷” 主动作为。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批捕 24 件 29 人,起诉
158 件 214 人,维护冬奥会举办期间社会安定;开展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专项检察,堵塞重点人员管理漏洞;围绕交通运输安全、水电暖保障、疫情防控、寄递行业安检等开展监督,督促化解风险隐患 230 余个,护航冬奥做法得到省院检察长批示肯定,并被最高检转发推广。超前部署服务保障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冬奥会标志专有权保护、体育赛事安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旅馆业规范管理开展常态化监督,办理案件 143 件,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报道。扎实开展服务保障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专项监督,办理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领域案件 174 件,推动解决 268 个问题,挽回经济损失 1800 余万元,2 次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围绕当好首都“ 护城河” 履职尽责。强化与国家安全部门衔接配合,依法惩治暴恐、邪教等犯罪,坚决捍卫国家ZZ安全。自觉将服务保障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捍卫“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 的实践大考,以检察履职维护社会安定的做法被省委政法委肯定推广。持续推进信访案件“ 清仓净源” 专项行动,带着感情和责任解决信访问题,涉检进京赴省访始终处于全省系统内最低水平。蔚县院牵头化解持续 50 年之久的信访积案,获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批示肯定。主动投身“ 首都两区” 建设,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 21 件 36 人;高标准落实“ 河(湖)长+检察长”“ 林(草)长+检察长” 制,督促拆除河道违建 14 万余平方米、清理河道垃圾 1470 吨、恢复林地 46 亩;开展地下水保护专项检察,督促关停违规洗车房 65 个、填埋非法蓄水池 16 处,有力守护首都生态安全。
三是围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精准发力。聚焦“ 项目为王” 理念,部署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推动解决立项审批、开工建设、生产经营等实际问题 66 个,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
第 1 页 共 5 页
示肯定。研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 20 条措施,全覆盖开通绿色通道,开设涉企申诉端口,优化涉企服务;从严从快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15 人,制假售假、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94 件 145 人,联合市行政审批局构建刑事司法信用体系,净化全市经济生态;监督清理久拖不决涉企刑事“ 挂案”[2]11 件,全面推行涉案企业合规改革[3],让企业放下包袱、放手发展。通过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有效防止 20 家涉案企业 2700 余人失业。
二、践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用心办好检察为民实事
X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检察机关来讲,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具体的。每一个司法案件、每一件为民实事,都体现着我们的立场、作风。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让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一是守护群众安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整治“ 村霸” 等农村(社区)黑恶势力,依法办理案件 10 件 29 人,追诉 6 人,经验做法被省院转发。从严惩治“ 两抢一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起诉 334 件 441 人。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推行审查逮捕规范化、实质化,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 95.19%,实现惩治犯罪与化解社会对立有机统一。办理食药领域案件 133 件,加大追索惩罚性赔偿金力度。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从严从快办理电信网络犯罪 248 件 486 人,追赃挽损 1.2 亿元,为 1 件横跨全国 10 个省份的电诈大案受害人“ 云” 退赃。针对办案中发现非法经营危化品、库房设在居民小区的重大危害公共安全隐患,运用检察建议督促规范危化品审批管理,助力拧紧百姓身边的“ 安全阀”。
二是维护群众权益。持续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检察,综合运用打击、协商、支持起诉等手段,帮助 5000 余名农民工追回工资 625 万余元。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68 件 100 人,对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 42 人,制发督促监护令 383 件,依法建议撤销杀害继女、长期虐待亲生儿子的被告人监护权案获评全省典型案例。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起诉 8 件 9 人,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源头治理,有效防止 100 余万条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围绕民间借贷、破产清算等高发领域深挖线索,监督纠正“ 假官司” 5 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2 件,1 件案件获评全省典型案例,让妨害司法公信、侵犯群众权益的行为受到严惩。
三是回应群众关切。坚持“ 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全年受理初信初访 1040 件,按时办结率100%,“ 七个一批”[4]做法得到省市人大调研组高度评价。多元化开展司法救助,为生活陷入困境的 431 名受害人申请救助金 154.6 万元,1 件案件被省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全省典型案例。做好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化解 41 件长期困扰群众的争议,实现案结事了政和。与市司法局“ 前梢” 联动化解争议的做法被最高检在全国会议上肯定推广。累计开展公开听证 991件次,想方设法促成刑事和解 124 件,努力让“ 烦心事” 不再烦心。
三、聚焦法律监督的职责所在,当好法治建设忠实推动者
X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第一次专门强调“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全市检察机关深受鼓舞,也倍感沉甸甸的责任。责任面前,我们不等不靠,直面问题、加长短板,打出法律监督的组合拳,助力张家口在法治轨道上阔步前进。
一是着力促进公正司法。持续强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对 10 名办理瑕疵案的检察官通报、约谈,对 1 名造成国家赔偿且工作质效差的检察官组织延伸评查,并作退额处理,因履职不到位被退额系全省首例。全覆盖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监督立案 79 件,监督撤案 81 件,追捕 37 人,追诉 191 人,1 件案件被列为全国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例榜首。加大刑事执行监督力度,监督收押收监 70 人。深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与市中院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民事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 ,调取全市近三年行政裁判卷宗分组交叉互查,提出抗诉、发出再审检察建议
27 件,法院裁定再审 25 件、改判 15 件,5 件案件入选全国、全省优秀典型案例,相关做法得到最高检肯定转发。[更多资料+微 信:114]
二是协力推动依法行政。首次向市委报告年度法律监督工作,推动解决全市司法办案和行政
执法中的问题。牵头起草《进一步加强“ 两法衔接”[5]工作的实施意见》,市“ 两办” 印发全
第 2 页 共 5 页
市实施,并同步建设信息互通共享、案件全流程网上监测、线索智能化分析推送的法律监督大数据平台,倒查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管问题。聚焦执法不规范现象,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制发检察建议 84 件,并组织规范乡镇执法专题培训,打通依法行政“ 最后一公里”。聚焦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问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 787 件,对 9 件逾期不回复、不落实的坚决提起诉讼,督促收回偷逃税费、土地出让金 1.03 亿元,办成双赢多赢共赢“ 法治样本”。行政检察 6 项业务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助力建设法治社会。充分运用“ 两微一端”、电视台、短视频等立体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设成果及法律常识,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170 余次,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