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巴彦淖尔日报(汉)/2023 年/4 月/25 日/第 005 版检察之声
市检察院:依法治水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本报通讯员 张雪姣 王化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4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法治保障。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坚持分类施策,健全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共治共保工作合力,为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编者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中体现检察新担当。
以案件办理为抓手 强化精准监督
全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以来,市人民检察院始终践行“ 双赢多赢共赢” 的司法理念,把河湖保护作为司法保障的重点领域。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共发现河湖治理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504 件,立案调查 403 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363 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19 件。
积极践行生态环境系统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办案,督促各级部门清理污染水域面积 36 亩,督促恢复被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 113.6 公里,督促整改拆除沿线违法建筑 454 平方米,督促清理河道垃圾 1775.1 吨,督促清理城乡生活垃圾 1967 吨。
注重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部协同的立体化办案工作机制。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提办、转办、交办、督办等方式,切实推动整改一批疑难复杂问题,进一步提升法律监督整体效能。
深化外部协作 汇集各方智慧
持续推进“ 河湖长+检察长” 协同联动机制走深走实,抓好协同领导、办案协作、联合工作、信息共享和日常联络等“ 五大协作机制” 的贯彻落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连续三年在全市河湖长会议上报告河湖治理司法保障工作情况。
组建检察“ 外脑”,为弥补专业知识欠缺,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共同制定《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与行政机关专业人才交流工作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