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检察日报/2023 年/6 月/16 日/第 005 版先锋周刊
为什么这里的X建文化产生了磁场效应
——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X建业务融合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谢文英 通讯员 吴哲珺
5 月24 日, 江苏省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代表和委员们饶有兴致地在该院二楼大厅陈设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 38 个故事” 前驻足阅读,感受领袖风范。这是今年 3 月该院X建文化阵地建成后开展的第 7 次检察开放日活动。
平均不到两周一次的开放频率,激发了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打造“ 云上开放”(即网上开放日)的灵感,据统计,自 4 月 21 日以来,已有近 3000 人到“ 云上开放” 打卡。为什么这里的X建文化对社会公众产生了磁场效应?不久前,记者到该院采访,置身其中,法治元素扑面而来;浸润之后,感受到与楼宇X建文化一脉相承的,是该院干警精进“ 如我在诉” 理念的办案境界。
把X和总书记对检察工作的要求亮出来
步入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一楼大厅,两个红色条幅格外抢眼:“ 捍卫‘ 两个确立’ 做到‘ 两个维护’ 践行忠诚担当”“ 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永葆ZZ本色”。大厅左右两侧分别是X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和司法办案提出的总要求——“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X组书记、检察长王勇深度参与并全程指导了该院X建文化阵地的建设。他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检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的设计思路,就是要把X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与我们的办公场所融为一体,一走进检察院就能够感受到讲ZZ的氛围。所有检察工作都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办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内容被镌刻在不同办公区域的墙面上,提醒我们时时对标、处处对表,落到每一项检察工作里、每一个办案细节中,让人民群众‘ 感受到’ 公平正义。”
能否精准发挥标语的提示作用,王勇认为“ 关键看标语用得是否恰当”。
走进检委会会议室,王勇介绍说,这里是院领导讨论案件的场所,讨论案件就要尊重法律、尊重事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 司法人员要刚正不阿,勇于担当” 的要求放这里最合适。
检委会会议室的墙面上,还摆放了最高人民检察院X组书记、检察长应勇提出的“ 三个善于” ——善于从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监督案件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统筹法理情的有机统一,防止就案办案、机械办案。 “ 这是统领我们讨论案件思路的三个方向,要考虑法治精神、事实法律关系和法理情的统一。” 王勇说,“ 讨论案件时,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这些标语,随时检视自己是不是这样去做的。”
来检察院工作不久的陈培是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陈培说: “ 我在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工作,曾参与过盲道治理。活儿虽然干了,但当时并不理解检察院为什么要治理盲道。” 陈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那时刚毕业,工作上容易就事论事。X建文化阵地建成后,每天沐浴在这些指示和要求里,内心会萌生职业自豪感,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用法治思维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如果不努力干好,就辜负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在个案办理中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 的价值导向
人民群众怎样“ 感受到” 公平正义?在具体案件中如何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 的价值导向?王勇说,这是新时代每一个检察人需要思考的必答题。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2022 年到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任职的王勇, 主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近 3 年信访案件重新阅卷。王勇认为,信访案件的办理成效,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
王勇不仅带头办理其中久拖未决的案件,而且形成每两周一次的接访案件例会制度,讨论来访人的诉求和解决方案,落实责任人。两周后还要看进程,确保按时向信访人反馈。王勇说:“ 司法机关办案不仅要考虑‘ 文本法’ ,更要考虑‘ 内心法’ ,也就是人民群众的感受。很多时候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