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菏泽日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05 版新闻
菏泽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11 日在菏泽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菏泽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李宏宇
2023 年主要工作
一、胸怀国之大者,与全市大局同频共振,助力谱写“ 后来居上” 新篇章。坚持从ZZ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围绕“ 大局需要什么、我们能干什么” 想问题、办案子,以高质效法律监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河南开封等四地检察机关建立协作机制,深化“ 河务+检察” 合作,集中开展“‘ 河’ 我一起,保护母亲河” 专项行动,办理涉黄河案件 43 件,用“ 检察蓝” 守护“ 黄河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严惩制售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犯罪,办理违法占用耕地案件 38 件,保障菏泽粮仓更充盈、更稳固。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办理侵害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93 件、服务科技创新案件 56 件,以检察智慧助力菏泽“ 智造”。
(二)推进平安菏泽建设。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全力守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4389 人,起诉 7690 人,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 93.6%。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等活动严密防范、从严打击,坚决维护国家ZZ安全。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依法从严惩治,起诉杀人、抢劫等犯罪 87 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开展“ 固本清源” 专项整治,起诉涉黑恶犯罪 57 人,追捕追诉 12 人,对黑恶犯罪坚决依法打击、绝不手软。对过失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等犯罪,不捕不诉 3873 人,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分析类案特点、研究规律趋势、提出对策措施,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141 件,以“ 我管” 促“ 都管”,以“ 小案例” 推动“ 大治理”。加强以案释法,制作《宪法在身边》《办案检察官说》等原创普法作品 46 期,让法治正能量赢得媒体大流量,市检察院获评全国十大检察微博,连续四年获评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连续七年获评全国检察微信二十强。
(三)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牢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法度不失温度、重程序不失效率、重真情不失分寸。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中心,设立护航专员 36 名、绿色通道 12 条。开展护航法治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办理破坏市场秩序犯罪案件 508 件。积极回应代表委员意见,清理涉企刑事“ 挂案” 11 件,为企业解绊,促放手发展。依法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帮助 21 个“ 带病企业” 走上依法规范经营轨道。完善涉企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模式,对因生产经营确需跨地域活动的,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支持,确保矫正人员“ 出得去”“ 管得住”,企业“ 经营得了”。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与公安、法院、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深化“ 断卡” 行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 1631 人,挽回损失 650 余万元。推进“ 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提起公诉 7 件,涉案金额 1800 余万元,让“ 罪” 与“ 赃”无处遁形,3 个集体、3 名个人获评山东省反洗钱工作先进集体、个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犯罪 90 件 194 人,守护好老百姓的“ 钱袋子”。持续加强检税合作,办理涉税案件 76 件 195 人,挽回税款 540 余万元,1 名干警获评全国打击涉税犯罪先进个人。
二、践行如我在诉,与人民群众同心共情,积极回应公平正义新期待。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所
盼、我有所应所为,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公平正义,助推法治更暖民心。
(一)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强。围绕生产安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犯罪 14 件 28 人,与
第 1 页 共 4 页

应急、消防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 16 次,督促企业堵塞安全漏洞。在全市开展消防安全专项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住宅小区乱占消防通道、乱扯电线的管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320 余处。围绕出行安全,督促有关部门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 回头看”,核查修复窨井 200 余个,守护好群众“ 脚底下” 安全。针对危险驾驶案件频发高发,向市委呈送专题调研报告,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治理,依法起诉危险驾驶犯罪 1751 人。围绕“ 舌尖上” 安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91 件 217 人,提出惩罚性赔偿金 7000 余万元,让肆意损害公益者付出应有代价。
(二)让当事人司法获得感更足。着眼减少群众诉累,探索轻罪治理新模式,推进刑事简案快结“ 一站式” 诉讼试点,打造“ 集中移送、审查、起诉、开庭” 速裁中心。着眼纾解群众心结,开展“ 事心双解和为贵” 轻罪办理机制试点,采取案前推进调解、案中促进谅解、案后跟进救助等方式,以“ 修复性” 司法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着眼解决群众“ 申诉难”,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对 1237 件群众来信来访均做到“ 件件有回复”,对 25 件信访积案实行院领导包案,化解率达 92%。
(三)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严打击,起诉性侵、拐卖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356 人,建成“ 一站式” 办案区 7 个,一次完成询问取证、身体检查等环节,避免“ 受伤花朵” 受到“ 二次伤害”。对失足未成年人不放弃, 一体落实教育管护, 依法不起诉 176 人, 开展观护帮教 245 人, 助力 “ 迷途少年” 重返正道。办理强制报告案件 9 件,开展教职工入职查询 1.3 万人次,决不让孩子们的引路人“ 带病上岗”。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监护令 574 份,督促未成年人家长履行好教育监护职责。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联合市教育局向 1900 余所学校赠送普法课程,覆盖师生家长 20 余万人次。
(四)让特殊群体权益更有保障。积极帮扶因案致困者,向 426 名当事人及其亲属发放救助金 400 余万元,与乡村振兴、教体、民政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形成“ 检察+N” 综合帮扶体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和X与政府的温暖,“ 菏力助困· 泽爱检行”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情系农民工,与“ 12345” 便民热线对接,帮助 312 人追回“ 血汗钱” 600 余万元,决不让农民工兄弟辛苦又心酸。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