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滨州日报/2024 年/2 月/27 日/第 005 版要闻· 公益
滨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6 日在滨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滨州市人民检察院X组书记、检察长 王体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
提出意见。
2023 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锚定“ 走在前、开新局”,自觉融入品质滨州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决议,大干实干,奋勇争先,各项检察工作和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新成效。
履职尽责情况
一、为大局服务,全力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自觉从ZZ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能动履职尽责,展现检察担当。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聚焦打造“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年批准逮捕 1282 人、提起公诉 3818 人。其中,起诉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 649 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 固本清源”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起诉涉黑涉恶犯罪 33 人,发出行业治理检察建议 12份。滨城区梁宝海等 11 人恶势力团伙,以网上曝光负面信息等软暴力方式,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非法敛财 70 余万元,检察机关与公安、法院合力严惩,主犯梁宝海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试行“ 事心双解和为贵” 办案机制,对 620 起轻微刑事案件积极运用刑事和解、检察听证、检调衔接等,努力使受损社会关系最大程度修复,矛盾化解率提升 25%,所办案件无一上诉、申诉。
护航重大战略实施。紧跟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制造强市重大部署,用心把握服务保障的切入点、着力点。深化落实“ 链长+检察长” 工作机制,加强对接联系,完善具体服务措施 46 项,通过办案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1600 余万元。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惩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等犯罪 34 件 43 人,追赃挽损 3600 万元。用好“ 河长、林长、湖长+检察长” 制度机制,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 58 件,起诉刑事犯罪 14 件。梁某、朱某等人非法开采海砂 9800 余吨,运至滨州港海域销售,无棣县检察院在打击犯罪同时,深入调查核实海洋生态环境受损情况,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偿环境损害赔偿金 120 万元,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投放鱼苗、种植树木等替代性修复,被最高法、最高检评为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我市检察公益诉讼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得到前来视察的住鲁全国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肯定。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扎实开展服务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促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起诉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犯罪 118 人,制发检察建议 11 份,督促企业堵漏建制、防范风险,筑好法治防火墙。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常某与他人勾结,虚构销售订单,将价值 3000 余万元产品作为废品卖出,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惠民县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准确指控犯罪,常某以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积极投入“ 成就企业家梦想” 行动,依托法智护航中心,建立涉企案件办理新型“ 绿色通道”,提高办案效率,
第 1 页 共 5 页

减轻企业讼累,受理申诉 74 件、法律咨询 310 次,举行检察听证 34 次、法治讲座 39 场次,办理涉企刑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190 件。对 12 件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犯罪案件,积极适用合规程序,督促企业整改到位,依法作出宽缓处理,使企业经营少受影响、发展步入合规。 《法治日报》予以深度报道。
二、为人民司法,用心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司法为民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促进城市心安。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深化“ 检察为民办实事”,让群众的检察司法获得感更实在、更丰富。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坑财骗财犯罪重拳出击,巩固提升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成果,深化“ 断卡” “ 断流” 等专项行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 312 人,涉案金额 4.8 亿元。严惩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 40 人,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 24 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郑某某等 10 人生产、销售病死牛肉 5 吨流入周边市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邹平市检察院从快审查起诉犯罪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追偿惩罚性赔偿金 48 万元,使不法分子受到从严惩处。加大涉农检察力度,助力乡村振兴,办理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非法占用耕地等案件 33 件。坚持“ 小案不小办”,对权益受损但诉讼能力受限的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支持起诉 160 件,帮助追回应得工资 130 万元,追索赡养费、抚养费 33 万元,助力有效维权。滨城区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为父母离异的 2 名未成年人拿到抚养费 14 万元,并促成双方在探视等方面达成协议,让孩子亲情相伴。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向因案陷入生活困境的 254 个家庭,发放救助金 394 万元。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诉强奸、猥亵、拐卖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97 人,对受害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低困帮扶等社会化救助 53 人。某学校教师赵某某两年内强制猥亵多名学生,检察机关从快批捕起诉,赵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终身禁止从事教育相关职业。联合公安机关开展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专项检查,对怠于履行报告义务的宾馆等场所,督促、追责 15人。推动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在滨城区市西街道办事处设立全省首个关心下一代工作站,建立 9家“ 检润青禾” 检察工作站,聘请 65 名司法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社会调查、家庭教育等 180次。扎实推进法治宣讲进校园,100 余名检察官担任 112 所边远学校法治副校长,讲好“ 开学第一课”,办好“ 检察开放日”,开展法治宣讲 227 场次、受教育 1.4 万余人,让法治阳光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 如我在访” 对待群众,对受理的 1766 件来信来访,均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进程或结果答复,确保件件落实、办结办好。落实检察长接访和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制度,强化“ 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 工作理念,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排查的 63 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受理的首次信访化解率达 95%。陈某东与陈某庆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因双方均不能提供充分证据,导致历时 20 余年、历经 10 次诉讼未能有效化解矛盾。市检察院与惠民县检察院联合办案,全面审查相关卷宗和在案证据,深入细致释法理、说道理、讲情理,促成当事人和解,案件款项全部执行到位。组织开展“ 五进”,运用典型性案例释法普法 550 场次,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三、为法治担当,着重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
扛牢职责使命,强化质效意识,注重“ 三个效果”,依法、积极、能动履职,全力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刑事检察深入推进。与公安机关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促进侦检办案信息共享、证据标准和法律适用共识,形成打击犯罪更大合力。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对不构成犯罪或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 254 人、不起诉 131 人,发现并督促退还不起诉案件当事人保证金 80 余万元。加强刑事立案和审判监督,监督立案 96 件、撤案 81 件,提出刑事抗诉或检察建议再审 19 件。加强刑事执行监督,深化“ 派驻+巡回” 模式,对全市 6 个看守所、2 个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监督纠正监管违法、脱管漏管等问题 341 个;加大减刑、假释、暂予监外
第 2 页 共 5 页

执行审查力度,依法纠正提请、裁定不当 132 人。积极投入反腐败斗争,加强与监察机关衔接配合,受理移送职务犯罪 46 人,已起诉 36 人,其中起诉省人大法制委原副主任委员陈勇、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淑启等厅级干部 5 人,县级干部 7 人。
民事检察有效发力。受理对民事生效裁判、司法调解书监督申请 198 件,抗诉和检察建议再审 27 件, 法院已裁定再审或改判 24 件。 加强民事审判、 执行活动监督, 对违法情形提出纠正 324件,法院采纳率 100%。办理虚假诉讼并检察建议再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