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法治报/2024 年/5 月/9 日/第 002 版要闻
让矛盾化解在“ 最初一公里”
泽州县检察院探索完善诉源治理新模式
本报记者 郭志平 通讯员 宗媛媛
近年来,泽州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创新“ 全要素办案” 工作理念,从源头预防、精细办案、多元化解着手,探索完善诉源治理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化解。
聚前端、重预防,做深做实诉源治理
泽州县检察院制订为民办实事清单,确定特殊群体司法救助等 7 项检察为民实事,设立派驻公安机关检察室、派驻看守所检察室、驻法院“ 便民联系点”“ 人大+检察” 公益诉讼联系点等场所并推动实质化运行,持续加大线索发掘力度。同时,探索建立“ 检察官+网格员”“ 检察官+民事检察联络点”、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奖励举报制度,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矛盾始发地、集中点,打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 最初一公里”。
发挥检察建议“ 抓前端、治未病” 的作用,该院针对日租房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治理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被建议单位加强管理、建章立制。主动履职,向县委政法委请示汇报,推动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法治建设考核,提升建议刚性,强化前端治理、源头预防。
泽州县检察院严格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责任制,常态化推开法治进校园、联企服务、送法下乡、公众号普法,持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开展矛盾化解进家庭、进村社、进法庭活动,将解决案件矛盾变成群众家门口的法治课堂。在办理郭某某抚养费纠纷支持起诉案时,该院将检察听证搬进法院派出法庭,邀请承办法官、资深调解员、律师、相关单位代表参加,共同解决难题,促进矛盾圆满化解。
精办案、重说理,质效双优定分止争
案件质量是诉讼纠纷有效化解的基础,泽州县检察院创新提出“ 全要素办案” 理念,制作案件流程检视卡,列明办案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社会治理类、法律监督类、制度规范类 243 项工作要素,以逐案对照打卡检视的方式引导检察人员从治罪思维向治理思维转变,努力在检察监督办案中实现“ 三个效果” 有机统一。通过办案自评、案件评查他评、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等方式,评估是否具有涉检信访风险、程序瑕疵等,做到提前预测、研判、防控、化解,从“ 被动应对” 变为“ 主动掌控”。
该院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采取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