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夏法治报/2024 年/5 月/15 日/第 001 版
银川检察机关:填报“ 三个规定” 已成为自觉
本报首席记者 王潇翊
“ 三个规定” 是防止干预、插手司法活动的“ 防火墙”,也是检察人员依法公正规范行使检察权的“ 护身符”。
5 月 14 日,记者从银川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3 年,银川市检察机关“ 三个规定” 填报数在全区检察机关位列第一。
是“ 紧箍咒” 也是“ 护身符”
拨通银川市检察机关任何一位检察人员的电话,都会传来一句“ 请勿请托说情、请勿打探案
情” 的提示。
“ 几年前,有亲戚朋友询问案情,我都会用‘ 三个规定’ 回绝,直接告诉他们不要过问或打听案情,并引导他们拨打 12309 检察服务热线进行询问。现在这种情况都没有了。” 银川市检察院一名检察官告诉记者。
2015 年,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 两高三部” 先后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办案、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与当事人、律师等不当接触交往行为,司法人员都要主动记录报告,并视情况进行通报和责任追究。这就是“ 三个规定”。
为了将“ 三个规定” 更好落实到位,此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实施办法、工作细则等,要求“ 逢问必录”,进一步规范了重大事项填报工作,最大程度消除检察人员的思想顾虑,让如实填报的人员有“ 动力”,不如实填报的人员有“ 压力”。
立下规矩,就要刚性执行。近年来,银川市检察机关落实“ 三个规定” 的“ 紧箍咒” 越念越紧。2023 年,银川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构建“ 343” 工作模式,即搭好三个平台、紧盯四项举措、聚焦三个效果,推动“ 三个规定” 填报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筑牢廉洁司法“ 防火墙”
“ 三个平台指填报平台、核查平台、律师代理检测平台。” 银川市检察院检务督察部副主任张菁菁说。
工作中,银川市检察机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