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5 年/1 月/28 日/第 003 版要闻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5 年 1 月 15 日在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尹伊君
各位代表:
2024 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和最高检的坚强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检察工作稳步向前。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 14 万件,27 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优秀案例,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生态司法保护等 132 个事例、经验被转发推广,111 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一、强化检察履职,全力护航发展大局
坚决维护安全稳定大局。积极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吉林、法治吉林建设,依法批捕各类犯罪13001 人、起诉 36347 人,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打准打实。与省金融办等 10 家单位联合成立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向金融监管部门制发省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出台修订防范金融风险制度文件 50 余份,切实保障金融安全。
促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设立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中心,起诉各类涉知识产权类案件犯罪,更好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通化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江某等 7 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有力保护知名药企品牌, 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围绕生态吉林、美丽吉林建设,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黑土地、河流、湖泊、湿地保护检察监督专项行动,协同相关部门保护耕地 2.4 万亩,修复林地、 草原、 湿地 1.1 万亩。 白城市、 松原市检察院与内蒙古、 黑龙江检察机关建立三省 (区)四地八县检察机关“ 松嫩两江流域” 生态保护新模式,以“ 检察蓝” 守护“ 松嫩蓝”。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忠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检察力量加强国家文物、历史建
筑、文化传承司法保护。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聚焦吉林红色资源、汉长
城遗址、文化遗产传承等重点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46 件,对 26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处古长城遗址和 20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性保护,助力提升我省文化“ 软实力”。
主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与省农业农村厅等 7 家单位出台《防范化解农业机械安全风险问题指导意见》,深层次治理“ 咬人农机” 问题,相关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全国推广。全省 22 个检察院深入开展“ 农副产品综合司法保护” 行动,依法保护“ 吉林大米”“ 长白山人参” 等品牌,护航特色农产品发展。
合力推进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监检衔接配合,充分发挥长春、吉林两市检察院“ 全国检察机关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基地” 作用,依法履行惩治腐败犯罪职能。认真履行对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的侦查职能,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案件。
二、践行检察为民,切实守护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