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天津日报/2025 年/3 月/4 日/第 007 版文件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15 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凤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
见。
2024 年,在市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坚持在X委领导下巩固完善法律监督工作新格局,以“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为基本价值追求,以实施《天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以下简称《三年规划》 )为抓手,以改革的思维和方式破难题、解新题,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办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41939 件,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以X的ZZ建设为统领,确保检察工作正确ZZ方向
始终牢记检察机关ZZ属性,坚持把X的绝对领导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坚定拥护“ 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深学深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准确理解“ 支撑”“ 服务” 的深刻内涵,引领检察人员自觉担起检察使命。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集中调研,找准检察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X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中央《意见》 ) ,全面总结回顾三年来工作情况,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检察实践。抓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培训,认真落实最高检
“ 三个善于” 要求,深入践行“ 合目的性、合规则性、合理性” 相统一的司法理念,结合典型案
例进行解读,引导检察人员把X的政策主张融入检察办案,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 有灵魂” 案件,
8 件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全市示范优案。
(三)健全X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的制度机制。坚持在检察履职中坚决落实X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市委和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案事件 81 件,确保检察工作方向由X指引。完善X建引领业务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X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培树“ 五观”强化思想引领,得到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肯定和推广。
二、坚持为大局服务,以检察之为护稳定促发展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 十项行动” 和“ 三新”“ 三量” 工作,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扎实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一)坚决扛起筑牢首都ZZ、安全“ 护城河” 的检察责任。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5661 人、提起公诉 14040 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保持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坚持“ 严” 的震慑不动摇,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依法从严从快精准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提起公诉 305 人。严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犯罪,提起公诉 2308 人。依法维护金融安全,提起公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 284 人,与天津金融监管局会签合作备忘录,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刘某非法经营地下钱庄,以“ 对敲” 方式组织非法换汇人民币 2 亿余元,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坚决斩断跨境非法汇兑链条。
(二)依法助力重大战略实施。与京、冀检察机关升级合作框架意见,会签数字检察协作、线索移送等文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检察供给。制定服务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20 项检察举措,服务保障各项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得到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赞誉。依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提起公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96 人,监督纠正知识产权恶意诉讼 68 件,护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起公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1152 人、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 258人。开展“ 检察护企” 专项行动,深入天津港等 119 家驻津央企和我市国企问计问需,与市工商联举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推进会,在天开高教科创园、京津产业新城等设立检察工作站,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坚持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并重,升级《民营企业法治化经营和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 ,向行业商会及企业赠送 3000 余册,引领企业提升法治化经营水平,切实发挥法治护企、兴企作用。开展地理标志检察保护专项监督,推动治理假冒“ 小站稻”“ 沙窝萝卜” 等问题,助力擦亮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津名片”。
(四)依法促进城市治理。聚焦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久久为功做实安全生产监督,制发检察建议 220 件,督促整治电动车集中换电设施布线不规范、特色美食街区个别商户超量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等安全隐患,全力守护城市公共安全。与市高法、市公安局等优化醉驾案件办理机制,在保持惩治力度不减的同时,强化源头防控、综合治理,让“ 喝酒不开车” 观念持续深入人心。积极践行“ 以文润城”,与市文旅局建立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办理明长城保护等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 14 件,推动规范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帮助解决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等涉知识产权问题,用法治守护津派文化。依法助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桥梁防撞护栏不合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 推动相关部门提升改造 106 座市管桥梁; 就部分路段 “ 有路无灯”“ 有灯不亮” 致交通事故频发问题,推动相关部门争取 1000 万元专项资金,修复“ 问题路灯”,点亮城市夜晚平安路。
(五)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加强监检衔接,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 215 人、提起公诉
196 人,高质效办理孙志刚、姜杰、白天辉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案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移送行贿犯罪线索 105 人,有力震慑“ 围猎者”。就办案中发现的粮食购销领域问题制发检察建议,防治职务犯罪,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编写全国首个《职务犯罪大要案办理全流程指引》 ,被最高检推广应用。依法稳慎开展检察侦查,在市委编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单独设立检察侦查部门,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 17 人、提起公诉 19 人、法院判决 17 人。
三、铸牢民心检察理念,着力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坚持民有所盼、检有所为,扎实开展“ 检护民生” 专项行动,持续做实可感受、能体验、聚民心的检察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