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工业强县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去年,面对各种复杂矛盾问题交织和主客观内外部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我们坚持集中精力大抓工业,成为全省三个、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成为首批**省“5+1”重点特色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3%、全市第二,成功斩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市唯一,充分说明我们集中精力大抓工业的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今年1-5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5.05亿元、增长19.3%,总的来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底子薄、总量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市场主体梯次化培育、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等方面均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工业稳增长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上涨、要素供应偏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攻坚突破的着力点和切入口。今年以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工业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实现2023年工业良好开局促进全年工业稳增长的通知》等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举措既充分体现了上级对工业经济的重视支持,同时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倍增。
工业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家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稳增长”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继续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自觉把工业经济稳增长放到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立足问题找根子、开方子,咬定目标抓进度、促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以工业经济大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大提升,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1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0亿元,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台阶,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一要聚焦项目投资精准发力。抓工业关键要抓投资,抓投资关键要抓项目。要切实强化“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意识,坚定不移抓项目,矢志不渝上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要强化项目谋划招引。**在市委“稳增长”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今年国家为项目建设提供大量优惠政策,要时刻端好“盆子”,确保政策来了就能接得住。对于我们而言,要聚焦鞋服纺织、食品医药、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充分发挥驻外招商“先锋队”作用,继续引进大中型品牌服装、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企业。要积极对接洽谈拟签约项目,持续跟进绿溪优食谷国际食品产业城、中药材加工、纤维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7个,各类到位资金超目标任务20%以上。要加快项目开工。从3月份来看,我县项目开工总体情况良好,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4个、居全市第一,总投资168.58亿元、居全市第二,但还是有个别项目进度缓慢,接下来,要认真对已签约未开工的项目进行逐个梳理,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置化解,及早做好选址、立项、用地等前期工作及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台原恒晟包装生产项目(二期)、佳实纺织、鸿凯双泰技改扩能等已签约项目尽快履约开建。要大力推进在建项目。对在建的宏湃新能源、臻秦新能源年产10亿WH锂电池等项目,要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一线“把脉问诊”,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确保形成更多投资额和实物量。另外,要大力推行“项目直通车”“常青树攻坚”“化整为零法”等工作方法,切实推动形成重大项目梯度推进、滚动签约、批次履约、顺利开工、投产达效的良好态势。【更多免费素材 ,微信:dadawk01】
二要聚焦工业园区精准发力。**指出,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经济要发展、工业要做强,希望在园区、出路在园区、重点在园区。近年来,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园区规模持续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举措成效明显,去年园区9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6亿元、占全县的83.14%。实践证明,园区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我们要围绕**提出的走特色化、集约化、人性化发展之路要求,全力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昨天我们也组织召开了“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的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下一步大家还要继续深入查找园区发展的短板不足,厘清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园区提质增效我们该做什么等问题,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千方百计把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壮大园区综合实力。**书记指出,要按照“国家级园区不超过三主两特,省级园区不超过两主两特”的原则,推动各园区产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聚焦已经明确的园区“2+2”主导、特色产业,即纺织鞋服、休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绿色装配式建筑两大特色产业,围绕我县《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定位及七大攻坚行动,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持续优化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推动政策、资金、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助力园区提质增效和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要着力完善“硬件”。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孵化器、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青东坝工业区标准厂房三期、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厂房、梓州织造产业园租赁房等项目建设,同步开展精准招商,努力形成“标准厂房完工之日就是标准厂房内所有项目签约之日”的良好态势。同时,要积极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谋划包装诸如标准厂房建设等涵盖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项目进行融资,切实保证园区不但招得来项目,还要放得下项目。此外,要在园区环境改善、风貌打造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园区“颜值”提升,最终实现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合一”。要推动园区集约化发展。大力开展“清闲促建”,全面梳理工业项目闲置厂房、闲置土地情况,紧密结合新项目招引落地,做好闲置土地和厂房的“二次利用”,有序推进“腾笼换鸟”,着力提高园区工业用地容积率。目前,我们芦溪工业区和青东坝工业区还有一批停建停产土地,接下来就要通过返租共管、租赁转产、司法拍卖等方式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尤其要加大“供而未用”等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切实为新招引的优质项目腾出空间,真正实现“企业满园”。同时,要建立并逗硬落实低质低效项目倒逼退出机制,及时对企业标准厂房建设、产值及税收贡献等情况进行摸排,科学清理未达效项目,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园区土地的“亩产效益”。结合我县工业布局实际,要整合青东坝、南寺坝、黄家坝及五里梁工业区要素资源,全力打造入选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的绵阳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分别将芦溪、五里梁和刘营工业区打造为大健康食品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和绿色装配式建筑园区,最大限度保证园区用地的产出效益。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特色化发展道路,鼓励园区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将园区土地整理、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地产运营向有实力的专业园区投资运营商和社会资本方开放。要聚焦“园区需要什么权限就下放什么权限”,推动“能赋尽赋、应赋尽赋”,切实做到精准赋权、协同赋权,确保园区接得住、管得好、能办事,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园区事园区办”。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缩减行政审批办事流程、办结时限,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