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河渠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上午,我们进行了实地观摩;刚才,部分县(市、区)第一总河长作了述职。无论从观摩中,还是从述职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大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贯彻不断深化,对加强河渠治理的认识更加到位、行动更加自觉、工作更加有力,全市河渠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河渠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这也反映出各级各部门的ZZ站位和责任担当。但也要看到,与上级部署要求、河渠治理目标相比,我们的成绩还是初步的,河渠生态环境质量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有些地方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下面,讲四点意见:
一、自觉对标对表,进一步提升站位、扛牢使命
X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到地方视察水生态建设、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就河湖保护治理发表重要讲话,亲自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开启了大江大河的大治时代。近年来,通过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结合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的具体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加强河渠治理,事关全市大局、人民福祉,既是国之大者、ZZ任务,也是发展保障、民心工程。从保安全看,河渠安澜是建设幸福河湖的先决条件和首要保障。总书记指出,“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强调“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是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市域面积的81.8%属于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河渠溪涧众多,库塘堰坝密布,特别是部分河道防洪标准较低、一些病险水库正在除险加固、尾矿库治理巩固提升任务仍然很重,发生洪涝风险较大。从护生态看,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水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水生态环境质量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河渠治理,就是要从全流域着眼、从根本上着手,加快形成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同推进保护治理的局面,推动河湖生态系统整体好转。从促发展看,水是未来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拥有良好的水生态,能够让一个城市更有灵气、更有吸引力。目前,我们正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形成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发展新定位。加强河渠治理,既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破解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又能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倒逼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促进绿色发展,是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发展新定位的必然要求。从惠民生看,水环境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当前,广大群众对黑臭水体等问题依然强烈,对干净、整洁、优美的河湖生态环境有着更强烈的诉求和更美好的期盼。加强河渠治理,就是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入手,推动全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努力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河湖,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着力推进“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河渠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创新健全了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将小微水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探索建立“1+3”河长制工作体系,创新推出“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河长调度会、信息通报、工作督办等机制,有效打通河道管护“最后一公里”,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今年以来,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1.2万人次,巡河率由上半年的38.5%上升到8月份的81.7%,河长制体系更加健全规范。有力推进了专项行动,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扎实开展黄河“清四乱”、河流清洁、河道采砂集中整治、全民护河清河等专项行动,常态化解决乱采乱挖、乱堆乱占、乱围乱建、乱倒乱排等问题,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河渠健康生命的顽瘴痼疾,切实维护了良好的河流环境和管理秩序。有效改善了河渠生态,通过扎实开展“四河五渠”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截污治污、引水补源、河道治理、游园湿地、沿河棚改等工作,全面促进了河渠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初步实现了“水清、岸绿、路畅、惠民”总体目标。今年以来,全市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总达标率为100%,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