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西日报/2024 年/1 月/17 日/第 004 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建好“四好农村路” 擦亮生态富民底色
浮梁县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浮梁县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浮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路衍经济”系列举措推进文旅、民生、城乡公交品牌建设,奋力推动进位争先、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浮梁,开创全域交通全域旅游、提振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地处赣东北的浮梁县,东邻婺源县,西毗鄱阳县,南接乐平市和景德镇市区,北连安徽祁门县、东至县、休宁县。县域面积 2851 平方公里,辖 18 个乡镇,全境公路总里程达 2429.885 公里。这里实现全域路路通一张网格局,先后获评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这里是绿意流淌的生态宜居之城,秉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理念,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这里是处处皆景的全域旅游之城,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特色文旅项目等资源优势,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连续多年荣获全省旅游产业先进县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这里是潜能无限的“三农”沃土,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是民生为本的幸福安居之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 “夕阳”更红、 “朝阳”更艳、民心更暖,幸福“朋友圈”越来越大,是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以路先行 前瞻布局
突出规划引领 跑出加速度
近日,从浮梁县最北端江村乡诰峰村乘坐城乡公交线进城的李大爷,高兴地逢人便夸, “现在进城方便了,七十余公里路程 10 元钱舒适畅达,原来遥远的小山村不再遥远。 ”自从开通了城乡公交线,村民都乐意进城了,大家结伴进城休闲旅游,白天来县城兜一圈,傍晚乘车回乡乐此不疲,道路的通达让村民有了时髦的新生活方式。
近年来,浮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县委、县政府前瞻布局,举全县之力,久久为功,善作善为。2021 年,该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工程来抓,突出规划引领,编制浮梁县“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和“一环三纵四横二十连”全域旅游交通规划,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系统补齐短板施策,为交通路网工程指明方向,提供坚实保障。
全县先后完成三龙至湘湖、蛟潭至礼芳、蛟潭至胡宅、勒功至沽演、东流至朱溪、勒功至诰峰、经公桥至西溪、经公桥至莲花山、鹅湖至潘村等县道主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为破解农村公路资金筹措难,浮梁县抢抓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金融政策机遇,以小财政建设大交通,对接江西省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浮梁公路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省地合作,创新“投融建”模式,率先实施了全省农村公路投融建首个落地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建设 335 公里、危桥改造 21 座,总投资达 9.6 亿元。
目前,全县形成以国、省、县道为主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横通东西、纵贯南北、内通外联的“四好农村路”交通网。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 75%以上,形成以 “县城为中心、 东西两翼齐飞” 的县域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 建成县道 323.123 公里、 乡道 605.857公里、村道 1000.789 公里,采取“新增线路、新增停靠点和区域化运营”方式,以农村小客串联
第 1 页 共 3 页

偏远乡镇建制村,全县乡镇通城乡公交率达 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 100%。
以路促旅 文旅交融
串联景区增人气 擦亮文旅品牌
1 月 1 日,在臧湾乡参加全县迎元旦新年“村跑”选手徐志明,活动结束后高兴地说,没想到臧湾面貌有了大变化,道路通畅,环境更美了。浮梁县臧湾乡是景瑶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由于往年道路交通不发达,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经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五拆五清”,将当地特色茶产业与旅游融合,村庄整体规划建设,打造全长 5.8 公里臧湾至史子园乡村旅游公路,重建了三座桥,有效促进了史子园村整体发展。史子园村成功获批 4A 级乡村旅游点,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路通,旅游活。景瑶线公路整体改造提升,为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资源插上腾飞翅膀。高岭中国村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位于景瑶线上的鹅湖镇,是融现代农业、文化旅游、运动康养及田园社区于一体的农文旅商综合体。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该镇打造了全长 40 公里的旅游环路,通过旅游路、产业路的建设,联通贯穿高岭中国村六园一区,助力园区整体融合发展。
2023 年 12 月 27 日开通的昌景黄高铁在浮梁设有浮梁东站, 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浮梁,下车后步行十分钟便可直接拎包入住高岭中国村。全县串联起历史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