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4 年/4 月/30 日/第 006 版专刊
寓服务于执法 化力度为温度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践行说理式执法、柔性执法
张士鹏 本报记者 邹鹏亮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省交通运输厅实施的交通项目建设提效、交通运输服务提质、行业治理能力提升“ 三项工程”,紧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深入践行说理式执法、柔性执法,不断在服务保通保畅、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普法宣传、保障司乘安全、加强服务区和道路设施服务保障以及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等方面,创新服务举措,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全力为公众安全、便捷、高效出行保驾护航,为我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能。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助力服务营商环境优化
4 月 26 日,在长农高速公路上,一辆醒目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车停在应急车道,车身上的警灯闪烁着红蓝相间的光芒,提醒着过往的车辆注意安全,执法人员身着整洁的制服,认真地执行着任务。
黄立东是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长春分局开安大队的一名执法人员,只见他手持记录本,正仔细询问高速公路旁的施工负责人,盘查现场施工安全情况,眉宇间不失严肃又透露着关心。在执法过程中,他不仅严格执法,还注重文明执法与服务,始终保持着礼貌和耐心,提醒着对方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每天 8 点多就上路巡查,遇到施工和一些情况就要及时提醒和处理,基本中午也吃不上饭,虽然每天都在路上会辛苦一些,但是很有意义、挺开心的。 ”黄立东说。
“ 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坚持在执法之前把‘ 理’ 说透,做到每一次检查都是一次普法宣传,每一次执法也都是一次服务,既确保执法有据、程序合法,又让交通运输从业者感受到交通执法的力度和温度。 ”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长春分局局长姜艳霞说。长春分局主要负责长春周边以及长春辐射机场、双阳、怀德、开安等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为规范执法行为,实现社会公众对交通执法认知度和满意度的“ 双提升”,他们本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积极推行“ 寓服务于执法” 工作模式,推动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让柔性执法提升执法温度,助力服务更优营商环境。以“ 首违不罚” 和“ 轻微免罚” 为切入点,长春分局主动邀请运输企业代表,现场参与、观摩执法工作,让大家零距离、多角度感受交通执法,化解执法矛盾,并主动服务运输企业,主动提供大件车上门勘验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运输企业。
近年来,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深入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四张清单”》,推进执法监督+纪检监察+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的“ 四位一体” 监督模式,加强执法程序和执法风纪等关键环节跟踪管理,杜绝不文明、不规范执法行为。同时,以推进职能转变为契机,不断在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上下功夫,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赢得了广泛好评。
此外,白城分局在现场核查工作中推行“ 先送法、再检查、再执法” 工作模式,对辖区大件运输企业就大件运输许可办理流程、省级大件运输许可网上申报进行现场培训,详细介绍和解答办理操作流程,通过预先沟通、及时核查,减少大件运输车辆完成货物装载后等待现场核查的时间,从申报和审批两端入手缩短企业办理许可时间,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第 1 页 共 2 页
结合“ 法律七进” 活动坚持“ 送法” 上门服务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格外温煦,长春东收费站前广场上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车辆缓缓驶入收费站,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整洁的制服,面带微笑,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和收费设备。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