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005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伟大变革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本报记者 李林霞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 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 教育第一” 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
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X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深入贯彻X的教育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 五育” 并举,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逐渐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巨大跨越
“ 成绩非常普通。” 刘卓昊 2015 年入读孝义中学时,成绩在全校排名第 256 名。“ 迟到早退,不写作业。” 当时“ 一身毛病” 的刘卓昊并没有受到指责,因为老师们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优点:爱读书、爱钻研、爱质疑、爱音乐、爱数学。于是学校提供各种条件,刘卓昊“ 如鱼得水”。2017年,正上高二的刘卓昊被中国科技大学创新班录取。
这是记者 2018 年在孝义采访时听到的故事。近年来,包括刘卓昊在内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孩子们上得起学、上好学的目标逐步实现。我省共建设认定 2500 余所普惠性幼儿园,截至2020 年底, 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90.80%, 高于全国 5.6 个百分点,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84.83%,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入 120 余亿元实施的“ 全面改薄” 工程,覆盖 1 万余所学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同时,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消除“ 大班额”,适龄残疾儿童全部安置,所有疑似失学辍学儿童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 100%,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 83 个县(市、区) ,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贫困学生全链条资助体系已累计资助学生 1000 余万人次,如期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教育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直面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学校建立课后服务制度,有效解决“ 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 问题;全面落实“ 公民同招”;扎实推进“ 双减” 工作落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 100%,中小学“ 5+2” 课后服务实现“ 全覆盖”,“ 放心午餐” 工程在全省城区非寄宿制小学全面实施;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发展,全面清理规范“ 公参民” 学校⋯⋯教育朝着优质公平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 总体看,我省基础教育主要发展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所有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在去年 8 月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2018 年,我省在全国第 15 个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评估认定。 2019 年, 全国基础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我省作为中部唯一省份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我省陆续涌现出晋中、长治、孝义、芮城、高平等一批全国典型,“ 山西经验” 走向全国。
用一技之长改变学生的未来
第 1 页 共 4 页
培养了 19 名“ 大国工匠”“ 全国技术能手”,其中有“ 为导弹雕刻翅膀” 并荣获国家“ 航天月桂奖” 的曹彦生、“ 在灯泡上打孔” 的中国大能手冀晓渊、中华绝技之微雕技术“ 新版‘ 核舟记’ ” 常晓飞等。这是一段关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的描述。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学生以一技之长改变人生、一个个家庭因孩子有出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