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1 月/4 日/第 012 版专版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策略探究
南京工业大学X委宣传部 张健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诸多风险。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尚未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多样化意识形态思想,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甚至存在部分学生主体面对意识形态选择时作出错误决定的现象。风险防控关注对意识形态风险的有效预防与控制,强调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受侵犯,以便教师及大学生等校园主体能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学习生活及教学研究。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筑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阵地,增强意识形态治理能力。
完善顶层设计 调整优化工作
从风险防控视角下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这不仅要求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深化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而且要求高校应正确分析当前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时代背景、社会要求及发展风险。只有从宏观角度把控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任务,明确可能发生的风险与思想冲击,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才能有效引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优化调整,切实提升工作效率。第一,高校应明确新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及可能面临的风险,为完善风险防控顶层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从风险防控的视角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提供引领。所以,高校应从宏观角度把控工作要求、背景及现状,结合网络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明确工作方向。高校可通过调查分析、政企校合作、创新工作模式等具体策略探究当前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明确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现存问题,为开展具体工作、完善顶层设计提供有效依据。第二,高校应立足上述分析与调查实际,从宏观角度着手,在风险防控视角下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完善顶层设计。高校应立足本校办学实际,结